0%

Concepts of Health

4D83LjnJsut7F7h8XqQeefvB2raEpW2TLpU23YnK.jpeg

不要死于无知

健康不仅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体格精神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

健康=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条件+7%气候条件+60%自我保健

1、定义: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在世界保健大宪章中对保健做了如下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的定义做了完善
(1)身体无病:这是健康的最基本条件;
(2)心理健康:心态决定了人生的一切,良好的心理是一切的保证;
(3)身体健康:维持机体各组织的细胞,使功能协调作用完善。
(4)适应社会的能力:当今社会的三大特征:“速度、多变、危机”,对策:“学习、改变、创业”。 

2、健康的十条标准
(1)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你可以从事你渴望做的一切工作。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但责任,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3)应变能力强,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4)对于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抵抗能力;
(5)体重得当,身体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6)眼睛明亮,反映敏捷无炎症;
(7)头发有光泽,无头屑或较少;
(8)牙齿清洁,无龉齿、无疼痛,牙龈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觉轻松;
(10)善于休息,睡眠好。

并且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健康的四大基石为: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国外学者近年来又有若干新的提法,主要有:
1. 对心理健康的评估指标:
(1)自知能力;
(2)适应能力;
(3)耐受能力;
(4)控制能力;
(5)注意能力
(6)社交能力;
(7)复原能力。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能主动地适应环境;
(3)热爱人生;
(4)情绪稳定;
(5)意志健全;
(6)行为协调;
(7)人际关系适应;
(8)反应适度;
(9)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致;
(10)能面向未来。

全世界公认的关于健康的13个标志

  1. 生气勃勃,富有进取心;
  2. 性格开朗,充满活力;
  3. 正常身高与体重;
  4. 保持正常的体温、脉搏和呼吸(体温37℃;脉搏72次/min;呼吸婴儿45次/min, 6岁25次/min ,15~25岁18次/min,年龄稍大会增加);
  5. 食欲旺盛;
  6. 明亮的眼睛和粉红的眼膜;
  7. 不易得病,对流行病有足够的耐受力;
  8. 正常的大小便;
  9. 淡红色舌头,无厚的舌苔;
  10. 健康的牙龈和口腔黏膜;
  11. 光滑的皮肤柔韧而富有弹性,肤色健康;
  12. 光滑带光泽的头发;
  13. 指甲坚固而带微红色。[1]

藿香正气水绝不会对中暑的人有好处。想根本解决问题,只能补充水分
尽管燕窝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其中的蛋白质不是优质蛋白,不包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须氨基酸,营养不如鸡蛋或者豆腐。

新知丨运动不仅防病还能治病?

这条音频说的是,运动,不仅可以预防疾病,还能治病。

多运动对身体好,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如今,有长跑、骑行这样运动习惯的人越来越多。但说起运动,对很多人来说,一个现实的问题是:没时间。

《时代》杂志9月的一篇封面文章就说了,别再拿“没空”做借口,运动效果,不在时间长短。 10分钟的高强度间歇性运动,效果其实跟跑50分钟差不多,而且就连咱们过去认为不适宜运动的人群,像是得了重病的病人,其实也需要动起来,因为运动能替代药物的作用。也就是说,运动不仅能强身健体、预防疾病,还能治病。

先来说说运动时间长短的问题。文章认为,看运动效果,时间长短不重要,强度很关键。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显示,就算是短时间运动,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比如最近几年很流行的hiit,H-I-I-T,也就是高强度间歇训练法,这种训练法,非常科学,一场hiit训练,需要你全力运动,然后耗尽你100%的体力。

研究人员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做实验,发现如果一个人尽全力运动10分钟和正常运动50分钟,最后的效果其实差不多,心脏状态和血糖指数都不相上下。所以啊,虽然高强度的运动很累,但再也别让“没有时间”,成为你的借口了。

另外,运动真的有医用价值,可以治病。美国加州的一位医生从10多年前开始,有意识地给病人的治疗方案里,加入运动这一个选项。他发现,运动的成效在一些重症病人的身上尤其明显。一些简单的锻炼,比如散步,或者一些增加心脏跳动的运动,能让患者的病情恢复得更快。运动对慢性病患者,不管是2型糖尿病患者,还是心衰病人,都能起到治疗效果,甚至是对孕妇,也很有好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运动本身就是一种有再生功能的药品,这听起来是不是有些玄乎?阿拉巴马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就发现,运动真的可以让身体里一些破损的细胞再生。科学家们召集了3000个不爱运动的人,男女老少都有,随机让其中一部分人坚持运动,然后分析运动和不运动的人,各自的身体状况。

结果发现,人们在运动后,身体里的分子更加活跃,另外,运动还能刺激血液流向大脑,从而促进血管的新生甚至是脑细胞的生长。

文章最后还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咱们人类其实都知道运动有多么重要。但为什么还总是缺少一点动起来的动力呢?原因就在于,随着科技,尤其是外科手术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关注重心,渐渐从预防疾病转移到治疗疾病上。在这之后,运动就越来越不受重视了。因为大家都认为,运动有助于身体健康,但生了病也没关系,还有医学给我们保底嘛,大不了最后还能去医院。却几乎没有想过,其实运动本身就能治病。

而医学家们之所以强调运动就是药品,是因为真正从医学的角度去看待运动,让医生去告诉病人如何运动、怎么运动,这非常重要。举个例子,如果医嘱上仅仅是建议你多运动,你多半会掉以轻心,一带而过;但如果医生像开药方一样告诉你,今天你应该做什么运动,方式是什么,运动多长时间,你才会有一种紧迫感——我不得不照办,否则病就好不了了。

话说回来,科学家们想证明运动等同于药物,其实就是想告诉你,运动这件事,必须马上开始,时间不是问题,强度达到就好,身体状况也不是问题,动起来就行。既然可以通过运动来预防和治疗身体的疾病,并且还不需要花费很多钱,为什么不试试看呢?

本文源自:《时代》周刊(运动,除了能防病,还能治疗你的身体)
稿:阿么
转载:得到

这十个健康问题的科学结论,你最好知道

2018-03-04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都知道健康的重要性,但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有一双能识别健康谣言的慧眼。

「得到」作者卓克老师的这篇清单,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十个健康问题,结合当今的科学研究给出解答。强烈建议阅读收藏。

  1. 老年人要怎么补钙?

目前常用的补钙方法,效果都一般——骨头中的钙很难溶到水中,骨头汤效果不好;虾皮含钙量高,但是做汤、炒菜时用量太少,很难有效果;人体对钙片的吸收率很低,吃太多还会有患结石的风险。

较高效的补钙方法是:牛奶+适量运动。牛奶中钙不仅含量高,而且容易被吸收。运动能促进钙作用于骨骼,而不是积累在软组织中。这是目前最实用的补钙方式。

  1. 贫血了要怎么办?

疾病引发的贫血,比如恶性贫血,外在的补充没用,要去看医生。

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可以靠补充铁元素解决。动物血液铁含量较高,其次是肉和肝脏,补铁效果相对好。而几乎所有的植物类食物,比如大枣、菠菜、花生皮等,铁含量和吸收率都很低,效果不好。不过,补铁要适可而止,过量可能导致铁中毒,危害更大。

  1. 献血对身体有害处/好处吗?

关于献血的好坏,网上存在各种说法。但事实上,只要按规定献血,从科学角度来看,对于个人既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它对身体有害,也不能证明对身体有益。

而对于社会来说,献血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用于医疗,挽救生命。所以根据个人情况自愿献血,目前来看,总体是利大于弊的。

  1. 口臭要怎么解决?

80%的口臭,都是口腔里的问题:1.牙齿问题,比如牙周炎、牙髓炎、智齿,要去看牙医;2.口腔食物残渣被细菌分解产生臭味。要注意口腔清洁,饭后用牙线清理牙齿间缝隙、漱口;3.唾液分泌少引发口臭(刚睡醒时比较明显),要注意漱口和刷牙;4.舌苔下层积累大量的厌氧菌,也会导致口臭。注意在刷牙时顺便刷舌头。

  1. 成年人能增高吗?青少年该怎么做?

身高70%是由基因决定,30%由骨骺线闭合前的营养、锻炼、睡眠等因素共同决定。所以,成年后身高就定了,训练和药物,都不管用。

成年前,骨骺和骨干之间的软骨中充满了干细胞,骨头从这里一点点长出来。随着年龄增大,软骨会逐渐消失,人的身高也就停止生长。想要增高,就要抓紧在骨骺线闭合之前,保证营养均衡,多运动刺激骨骼生长,保证充足睡眠。

  1. 近视眼的危害有哪些?怎么减缓近视?

除了看不清东西,近视更大的危害,在于会增加视网膜脱落的风险。高度近视(800度以上)的人,要避免头部剧烈运动,比如拳击、蹦极、跳水。

医学界公认,18岁之前有三种方式可以拖慢近视的发展:1.在户外待足够长的时间,国际医学界建议每天2小时;2.长期使用阿托品类的眼药。不能停,一旦停就会反弹;3.使用OK镜,特别是父母都高度近视的孩子。三种方法一起使用,会拖慢近视发展速度。

  1. 过量的糖对身体有害,不含糖的饮料呢?

现在很多人喝可乐,会选择“零度”和“健怡”。它们不含糖,带来甜味的,是其中的“代糖”。

代糖有很多种,糖精是最早的。曾经人们对糖精的安全性提出过质疑,但后来被证明它是安全的。其它代糖,像阿斯巴甜、安赛蜜、蔗糖素等,甜度是蔗糖的几百倍,饮料用很少就够甜了。它们被大量实验验证,都是很安全的。

  1. 吃感冒药可以用茶水吗?

“茶水吃药会破坏药效”这个说法有道理吗?答:理论上是有的。理论上,茶水成分复杂,里面的物质可能跟药物发生作用,影响药效。

事实上,茶水中的物质浓度很低、和药物分子的接触也不充分,所以这种影响即使有,也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记住这个结论就行:最好用白开水,但茶水问题也不大。

  1. 牙膏真的能防蛀、美白、脱敏吗?

几乎所有的牙齿问题,都只能靠看牙医解决。无论什么牙膏,最大功效只有一个:通过含有的“氟”,让牙齿变坚固。其它功能都是噱头。

比如,美白和脱敏属于夸大效果;防止牙龈出血,是靠含有的“氨甲环酸”来止血,治标不治本,牙周恶化的情况被掩盖,使人错过治疗时机。与其相信它们,不如去洗一次牙。

选择牙膏,把握一个标准——挑选正规厂家推出的含氟牙膏。

  1. 基因检测值得做吗?

基因检测是分级别的。对某一个性状或疾病相关基因外显子的测序,比如对于基因BRCA1、BRCA2(突变会导致乳腺癌、卵巢癌的高发)的检测,这些疾病和特定基因的相关性已经确定,检测结果对医生的决策,价值巨大。凡是这个级别及以上的,可以做,但是目前花费特别高,不太值得。

这个级别以下的,比如多种疾病的患病率比别人高多少、在某个领域是否有天赋,都不值得做。等技术再发展一些,个人可以轻松检测全基因组序列时,再做不迟。

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十条问答

2018-01-20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无论何时,健康,都是个永恒的话题。关于健康,相信你也有很多亟待解答的困惑。

著名科普作者卓克的这篇清单,十个问答,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十个健康问题,强烈建议分享给家人朋友。

问答一 晚睡晚起对身体有害吗?

如果条件允许,早睡早起、作息规律当然好。但是,晚睡晚起或者熬夜的人,只要保证整块的(人的每个睡眠周期约90分钟)、足够时长的、正常质量的睡眠,并不会有什么坏处。

很多熬夜的人身体不好,并不是因为晚睡,而是因为睡眠时间不足,或者因为熬夜导致睡眠质量变差。如果熬夜不可避免,最好的方法就是结束后赶紧补觉。那些网上盛传的“达芬奇睡眠法”“冥想睡眠法”等,都不靠谱。

问答二 喝咖啡会损害健康?

通过大量的研究,现在主流科学界的结论是:健康成年人每天如果能控制400mg以内咖啡因的摄入(约星巴克大杯美式咖啡2杯、意式浓缩5份),咖啡对身体没有坏处。

认为喝咖啡对身体有害的研究,大多是2000年之前发表的。在2010年之后,更大规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喝咖啡不仅不会诱发心血管病,反而会降低发病率。一些网上流传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肠道综合征、乳腺癌等疾病,都和咖啡无关。唯一要注意的是,喝咖啡时,尽量少加糖和奶精。

问答三 啤酒肚是啤酒造成的吗?

直接回答这个问题:很有可能。因为啤酒本身就包含不小的热量(同样的容量,热量是可口可乐的90%),而且一般喝啤酒时,人们还会吃其他零食。本来一日三餐的热量已经不少,再额外摄入这么多热量,发胖是一定的。

但发胖有两种,一种是脂肪更均匀的分布在全身;另一种是脂肪更集中于腹部,形成啤酒肚。要警惕的是,相比全身的肥胖,啤酒肚可能意味着内脏脂肪较多,患各种疾病的概率更高。

问答四 到底该不该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人需要它合成骨头、肌肉、神经,维护免疫系统,甚至连10%的基因是否正确表达都和它有关。

但人体维生素D的合成,非常依赖皮肤晒太阳。如果皮肤接受太阳光的照射不够,就会导致维生素D的缺乏。但很可惜,日常饮食中很少有食物中维生素D的含量特别高。要补充维生素,最经济实用的方法就是,直接买维生素D的补充剂。

这里提醒一句:如果你早出晚归、经常熬夜、缺少户外运动,而且经常偏头疼,很可能就是维生素D缺乏导致的,不妨补充些试试。

问答五 反季节蔬菜、水果有害吗?

反季节蔬菜、水果确实不少是用乙烯催熟的。但是,乙烯并不是实验室里研发的让植物快速成长的药物,它是植物在成熟过程中自身会分泌的一种激素,在任何季节的蔬果里都有。

人工喷洒定量的乙烯,可以弥补冬季植物乙烯分泌的不足,加快它们生长。人类与植物存在巨大的物种隔离,植物激素对人体没有作用。所以,对于反季节蔬果的安全性大可放心。

非要说不足的话,反季节蔬果因为生长周期短,积累的养分少,在营养上可能会差一些。

问答六 运动时该不该吃蛋白粉?

具体来说,如果是为了增加肌肉,进行的高强度专项训练,可以选择补充蛋白粉;如果为了减轻体重或适当锻炼身体,就不必吃。

评价蛋白质的好坏,国际上有一个标准——PDCAAS值,就是评价蛋白质消化后的氨基酸配比是不是和人体需要的吻合,吻合最好是1.00分,市售的蛋白粉差不多都是1.00分。所以,蛋白粉成分相差都不大,不用追求高价格。宣称含有某种物质、特殊效果的,都是商家的包装,不必相信。

问答七 晕车是怎么回事?

在人耳朵内有个器官,叫“前庭”,它会采集人的移动信息,然后与眼睛采集到的视觉信号匹配,人就能保持平衡了。但是乘车时,人会来回摇晃,前庭采集到的信息和眼睛看到的不匹配,平衡难以保持,就会发生头晕。晕车引起的呕吐,是身体自发的保护机制。

怎么缓解晕车呢?如果晕车很厉害,最管用的就是上车前吃晕车药,上车找个座位睡一觉;如果晕车较轻,在车上闭上眼睛,保持高度注意力,比如听听「得到」,症状也会缓解。

问答八 眼保健操对视力有保护吗?

事实上,眼保健操是由体育老师创立的,整个创立过程没有一个眼科医生、眼科研究者的参与。研究表明,它对预防近视没有任何效果,最多只能帮助放松眼部肌肉

但同时要注意,做眼保健操的都是6-17岁的孩子,他们平时到处乱跑、乱蹦、乱摸,手上经常是充满细菌的,在眼睛附近来回揉捏,会增加眼部感染风险。所以,如果一定要做,也一定要孩子先把手和脸洗干净。

问答九 黑眼圈是怎么回事?

具体来说,导致黑眼圈的原因,大致有三种:一:睡眠不足造成眼部血管充血,看起来眼眶附近皮肤偏暗;二:遗传原因,有些人天生眼周围的皮肤就比较薄,皮下血管更明显;三:遗传原因,有些人生来眼眶就比较深,投影下来看上去眼眶是黑的。

如果是因为没休息好,多休息就能缓解;如果是遗传因素,可以通过化妆或美容手术解决。不管是哪种原因,黑眼圈本身是没有危害的。

问答十 冬季为什么会皮肤瘙痒?

原本我们皮肤表面有一层皮脂膜,可以保护皮肤。但冬季空气干冷,皮脂膜不容易积累,而且现代人爱清洁,甚至一天一洗澡,会把仅有的皮脂膜洗掉。这样皮肤会因为缺乏保护、过分干燥而干裂,干裂翘起的皮肤刺激下面的神经末梢,就会让人感觉到痒。

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皮肤表面积累起皮脂膜。具体方法就是,减少洗澡的频次。如果实在要洗,也尽量使用乳液,不要用去油的香皂和肥皂,洗完后可以在身上涂一些身体乳。

用眼疲劳导致近视?你错了!

为什么孩子的眼睛会近视?通常我们会认为是看书、玩电脑用眼过度造成的。可最近,《环球科学》上登了一篇美国学者的文章,颠覆了这个观点。他说,我们原来以为长时间看书玩电脑会近视,其实是因为看书什么的通常是在室内,室内光照不强,而眼睛缺少光照,才是导致近视的最大原因。

举个例子,美国研究人员对500个视力正常的儿童进行了5年跟踪。他们发现,室外活动多的孩子近视发病率低。那是不是因为经常在室外活动的孩子不怎么看书呢?并不是,因为很多孩子会在户外长时间看书和使用电子产品,但他们还是近视少。所以眼睛接触亮光的时长,才是导致近视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更单纯地测试光照和近视的关系,研究员做了另一个实验。他们给鸡戴上了一种特殊眼镜,鸡就会慢慢变近视,但在高强度光照下的鸡,得近视的速度要比在低光照下的鸡慢60%。在猴子身上进行的实验,结果也一样。

这到底啥原因呢?科学家们推测,光亮会刺激眼睛里某种激素的释放,而这种激素能抑制眼球变形,眼球变形聚焦不实,就变近视眼了嘛。所以光照起到了预防近视的作用。

所以,还在室内苦读的少年们,赶紧把你们的阵地转到室外吧!

IT精英的子女更可能患自闭症

最近《环球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IT精英的子女更可能患自闭症,因为极客更可能是自闭症基因的携带者。

比如,美国硅谷的自闭症发病率,是平均发病率的10倍。在“荷兰硅谷”艾恩德霍文市,当地学校孩子的自闭症发病率是旁边两个城市的3倍。在“印度硅谷”班加罗尔,当地孩子的自闭症发病率也明显高过其它地区。

这篇文章认为,IT精英都是系统化能力很强的人,而系统化的基因可能和自闭症基因高度相关。

啥叫系统化能力?探寻规律、预测原理,这就是系统化能力。

你看,自闭症的孩子往往专注于某些奇怪的爱好,比如背列车时刻表啊、记住所有恐龙的名字啊,这都是在分析一个系统,或构建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有些IT精英们可能是自闭症基因的携带者,虽然他们自己没症状,但当男女“极客”结婚以后,他们的后代就可能因为有双倍的自闭症基因而发病。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下结论说,IT精英就带有自闭症基因,但系统化能力和自闭症基因之间,的确有比较高的相关性。

本文源自:IT精英的子女更容易患上自闭症

饮食习惯会给工作带来3个影响

饮食习惯会不会影响你的工作表现和效率?职业规划师阿什利·施塔尔( Ashley Stahl)在福布斯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饮食习惯给工作带来的影响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多,她在文章中提醒人们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碳水化合物会降低工作效率。我们平时吃的淀粉制品和含糖食物中,有很多都是碳水化合物。工作期间如果吃了太多含碳水化合物的食品,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因为碳水化合物会直接影响人体胰岛素水平,碳水化合物含量越多,人体就会释放越多的胰岛素,从而让大脑唤醒人体荷尔蒙中的血清素、色胺酸出来工作,它们一旦被释放,就会让人想打盹。

第二,低血糖等于低自制力。施塔尔说,一个人的自制力和身体的葡萄糖水平有关,也就是血糖含量。一般来说,食物来源匮乏会造成低血糖,而低血糖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心情,因为血糖是大脑主要的热量来源,当你缺乏血糖,就不容易专注精神,自然自制力也就弱了。

第三,饮食习惯影响生物钟。生物钟决定了我们会在什么时候觉得累、什么时候想睡还有什么时候最有精神,饮食习惯对生物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施塔尔建议,晚餐最好不要吃太饱,这会让身体以为你准备开始工作了;压力较大时,尽量避免吃太肥的食物;早餐应是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餐,因为这是你工作一天所需的能量来源。

认知清单|关于健康的10条真相

引言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在意,于是在你的周围会散布着各种误解和谣言。

「得到」作者卓克创作了这篇谣言粉碎清单,一共10条,供你参考。

  1. 水土不服是怎么回事?

水土不服主要是因为消化道微生物菌群的变化导致的。

我们消化道可能有好几百种细菌,它们的种类和占比每个人的分配都不同,来源主要是两个:一是刚刚出生时吞下母亲产道的酸性溶液里带的菌群和最开始母亲口中的微生物;二是后天吃的食物在消化道形成的环境适于哪些微生物生长,就有哪些微生物。

而母亲传给我们的微生物也由母亲的母亲和母亲平时吃什么决定,这就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当你更换生活环境时,肠道微生物不适应,自然就会出现“拉肚子”等水土不服的现象。

  1. 所谓“辟谷”的好处?

辟谷的定义很模糊,如果我们假定它就是指一周7天里有5天按正常习惯吃饭,另外两天每天只吃正常量的1/4,在科学研究里管这种吃法叫轻断食。

把轻断食或者辟谷算作一种减肥方式,是最稳妥的看法。虽然在健康上有一些其他益处的迹象,但要弄清其中的程度和原因,还需要更强的证据。

当前不建议孩子、老人和病人尝试。

  1. 得不得癌症是靠运气吗?

《科学》期刊上刊登了一篇论文,结论说的是引发癌症的突变里有66%是随机突变导致的,29%是环境因素导致的,5%是遗传导致的。

这些研究对科研人员是有意义的,它至少提示了科学家要重视随机错误对癌症发生的研究。

但同时,这项研究是一个庞大的平均值,必然有一些突变更受随机因素影响,另外一些更受环境影响。

哪些更受环境影响才突变呢?很不幸,抽烟导致的肺癌,喝酒导致的肝癌,胡吃海塞导致的结肠癌,不注意防护导致的皮肤癌都是更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癌症。

所以不要因为一篇权威期刊,就不管理自己的生活。

  1. 藿香正气水能治中暑吗?

藿香正气水绝不会对中暑的人有好处。

中暑的本质是因为身体缺水缺的太多了,导致身体没有多余的水分可以用来调节体温。这时候喝一个非常刺激的液体,多少会让神经兴奋度提高一些,但想根本解决问题,只能补充水分。

而藿香正气水中的酒精,在代谢中会继续消耗身体的水分,起到脱水作用,喝它只会加重病情。

  1. 大脑的耗能有多少?

人类的大脑占体重的2%,它耗氧量占到全身的20%,消耗葡萄糖量占全身的25%。大脑需要的能量,平均1小时是5克葡萄糖,一天就是120克。如果一天吃120克葡萄糖,都消化了以后是480千卡能量。

所以大脑一天消耗480千卡能量,大约和20瓦灯泡耗能类似。而且大脑的耗能非常稳定,睡眠和参加考试时都是这个数值。

  1. 电子烟有害处吗?

厂家对电子烟的研发思路大都是希望烟民能通过电子烟逐渐降低对真香烟的依赖。

他们的做法就是用丙二醇来模拟烟吸入嘴里和嗓子时那股辣和呛的感觉;用尼古丁来满足身体成瘾的需要;用甘油营造吞云吐雾的视觉效果;用化学香料模拟各种味道;用电加热的方式让这些成分挥发。

总的来说,电子烟的危害确实比香烟小,但具体小多少,没有一个明确有效的测试。

  1. 入耳式耳机对听力有损伤吗?

如果入耳式耳机的使用方法正确,其实更保护听力,因为入耳式耳机可以隔绝外界噪音。

我们使用耳机的时候往往是坐公交,坐地铁的时候,这时候外界噪音本来就很大,大到面对面说话都不一定能听清,这种环境噪音本来就在损害听毛细胞。这时候你塞上入耳式耳塞,就算什么音乐都不放,都是对听力的保护。

  1. 该不该买电动牙刷?

不一定非得买电动牙刷,如果用普通牙刷,只要你掌握巴氏刷牙法,效果也能很好。

这个方法大致就是你刷牙时不把重点放在牙面上,而是更多的放在牙齿根部和牙龈上,所以刷的时候,牙刷一半盖住牙齿的部分,另一半盖住牙龈的部分。

清洁时,每次牙刷覆盖两颗牙齿,反复刷上4秒钟,然后换到另外两颗牙齿上,内侧和外侧都刷到。这样刷完最少也得需要3分钟,实际情况是很少有人能保持正确方式刷这么长时间。即便是这些人知道巴氏刷牙法,知道时长对效果的巨大影响,也还是如此。

所以基于这种现状,电动牙刷还是值得推荐的。

  1. 美容保健水真能美容吗?

水是人体从食物中获取的营养物质中最主要的成分,比重至少超过99.9%。

所以不管是美容保健水,还是养生水,花样再多其营养成分也是微乎其微的。

  1. 吃燕窝对身体有益吗?

尽管燕窝蛋白质含量很高,但其中的蛋白质不是优质蛋白,不包含人体所需的8种必须氨基酸,营养不如鸡蛋或者豆腐。

而且更重要的是,吃燕窝不是生吃,1克燕窝泡出10克来,蛋白质含量立刻变为5%,其营养价值就相当于牛奶了。

像这样的保健品,没什么特别的益处,反而害了很多动物的性命。

新研究:孤独比肥胖更影响健康

肥胖对健康会有不好的影响,但美国学者分析了众多研究后发现,孤独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可能比肥胖更严重。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6日的一篇文章说,美国学者分析了216项研究,这些研究总共涉及400万人,研究的主题是脱离社会以及孤独感对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和那些社交状况良好的人相比,孤独者早亡的可能性增加了50%。相比之下,因肥胖导致人们在70岁之前死亡的概率为30%。

本次研究的主要作者、犹他州杨伯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朱莉安娜·霍尔特·朗斯达博士表示,关于退休,人们不仅要做好经济方面的准备,还有做好社交层面的准备,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都是从工作中获取陪伴的。

和他人的社会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对于人类的幸福至关重要。朱莉安娜说:“举个极端的例子,婴儿如果缺少人际交流,他们就没办法健康成长,甚至容易因此死亡。脱离社会或是单独监禁都是惩罚的手段。”

此外,我们通常把孤独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一项研究发现,18岁至34岁的人可能比5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表示,应该重视校园内对儿童社交能力的训练,同时应鼓励医生将社交情况纳入医疗检查范围。市政服务机构应当确保有足够的社交空间,方便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此沟通。

健康:我们每天都要运动吗

经常运动对身体当然有好处,但是坚持运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每天都要运动吗?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介绍了7月24日《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献综述,标题是《关于每天都要运动的真相》。

首先说一下运动的频率,也就是我们需不需要每天都做运动。文章引用了在欧洲做的一个超过63000人的超大型调查。这项调查发现,人们不用每天都做运动。研究表明,如果每周累积能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很好了。而这150分钟的运动是一天做、两天做还是每天做,效果差别并不大。

其次是运动的场所。文章说,从短期来看,运动最大的目的就是让你每天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去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盯着健身房,而要关注两个你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公司和家。

在公司运动,是为了保证下午的状态。《职业卫生心理学》期刊的一篇文献指出,在公司吃完午饭后来一次15分钟的散步,就能让人有效地恢复状态,下午工作时注意力更集中,不那么容易累。除了恢复状态,运动对调节心情也有帮助。《应用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白天运动达到一定量,回家后心情也会更好。拿散步来说,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精准的数据,走到10500步,愉悦心情的效果最好。

说完了在公司的运动,再说一下回家的运动。晚上在家里运动的目的,是让身体上的疲劳得到缓解,经过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有一个好状态。所以,晚上在家里要做能够缓解压力的运动。这里推荐的运动是瑜伽,同样也是做15分钟就好。《免疫学前沿》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压力会导致健康状态的下降、心情的抑郁,相对应的基因也会产生变化。而瑜伽,可以逆转这种变化。因为我们身体内的基因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既有对身体有害的活动,也可以人为建立起有益的基因活动。如果每天都刻意培养健康的习惯,就可以创造一种健康的基因活动模式,让身体进入正向循环。

新研究丨经济水平与身心健康

前不久,“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的公众号“科研圈”,综述了近期国外的一些权威科学报道,讨论了家庭经济状况对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发表在今年1月份《美国公共健康杂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得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在美国,富人比穷人多活九年半。研究人员没有收集新数据,而是对美国官方发布的预期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是这么做的,把美国各个州打散为3141个县,再把这些县按照平均家庭收入中值的高低重新归类,得到家庭收入从高到低的50个“假想州”。对这些重新组合的州的寿命分析显示,收入越高的假想州,人的寿命越长,其中最有钱的假想州的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比最穷的假想州多出了大约9年半。这个结果或许不难理解,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有很密切的关系,更是直接决定了医疗条件的高低。比如说,根据2015年的调查结果,国最富人口用于锻炼和健身的时间,是最穷人口的两倍。

那我们该怎么办?努力赚钱吗?但是有些研究表明,就算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摆脱了贫困,赚到了钱,他可能也很难摆脱贫穷对身心的影响。

比如,新西兰进行过一项涉及1000名儿童的长期研究,研究者在研究对象26岁的时候,检测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发现不管这些人在26岁的时候经济水平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程度、药物成瘾的状态、牙周健康情况等,都和小时候的经济环境直接相关。有关小时候的家庭经济状况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有这么两个假说。一种假说认为,人在小时候很多器官都处在发育期,如果这时候营养跟不上,可能会对某些器官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状况。还有一种假说认为,生活在不同经济水平家庭的小孩,得了感冒这样的小病的时候,他们从得病到恢复健康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贫困家庭的小孩患上这些小病的频率,显著高于那些中高收入家庭的儿童。所以这个假说认为,反复经历这样的小病,会对儿童的身体产生损耗,从而影响成年后的身体状况。

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生长在贫困家庭,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也会有很多不好的影响。2016年12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康奈尔大学一项为期15年的研究,研究认为,童年时期所处的家庭经济水平,至少会对下面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首先,穷人家孩子成人后的短期记忆能力较差。
其次,穷人家孩子长大后的“无助水平”更高。和生长于富人家庭的个体相比,穷人家的孩子能够持续思考问题的时间更短,他们会更快地感觉自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选择放弃。
再次,穷人家孩子成人后出现外向型精神症状的可能性更高。
最后,穷人家孩子成人后的压力适应负荷更重。压力适应负荷衡量的是精神压力对人的身心状态所产生的慢性影响,它可以通过对血压和一系列激素的动态变化水平测量得到。如果压力适应负荷更严重,人衰老的速度会更快。

研究人员同时分析了这些心理健康指标与性别、辍学、单亲、职业等状况的相关度,发现除内向型精神症状和压力适应负荷与性别相关之外,这些心理健康指标均只与幼年时期的家庭经济水平相关。

那如果经济条件暂时不太容易改善,父母要怎么做呢?文章说,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一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让子女生活在尽可能干净无毒的环境中;
二是无论多忙多累,也不忘记给子女多一点的爱和陪伴
三是关注子女的社会关系,让他们尽可能交到好朋友,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云无心:健康饮料的迷思

云无心是食品工程博士,知名科普作家,《吃的真相》系列文集的作者,美国食品技术协会高级会员、科学松鼠会成员。应“得到”知识新闻工作室的邀请,他为我们独家提供了《健康饮料的迷思》这篇文章。下面我们就把他的这篇文章跟你分享。

2016年即将结束的时候,美国饮料行业出现了一个大新闻:澎泉思蓝宝集团以17亿美元收购了一个叫做BAI的饮料品牌。澎泉思蓝宝集团虽然不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那么有名,但在饮料行业也是举足轻重。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他们排到四百多位,对于一个饮料企业,也是非常难得了。

被收购的这个BAI,成立只有数年,产品是一系列叫做“抗氧化浸出物”的饮料。它的卖点是“100%纯天然”、“每瓶5大卡热量”。低热量和纯天然,是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对于饮料最大的期望。BAI只是抓住了这个趋势,在短短的几年间,年销售额就达到了4亿美元左右。澎泉思蓝宝集团出价17亿美元收购,被许多人认为是超过了BAI的实际价值。但对于澎泉思蓝宝集团来说,BAI的品牌在他们的经营体系下能够进一步扩张,这是他们愿意以大溢价收购的根本原因。

这个被如此看好的产品,到底里面是什么东西呢?在成分表中,水之外最多的成分是这个品牌特有的复合甜味剂,其实就是赤藓醇和甜菊糖的混合。在它之后,有浓缩果汁、天然香精、几种有机酸以及咖啡和茶的提取物。因为这些成分排在甜味剂之后,可以推测出含量都很低。这种饮料,其实就是加了甜味剂和一些香精的水。只不过,所用的甜味剂是天然提取物,香精也是消费者熟知的提取物,于是整个产品就可以宣称“100%纯天然”。

实际上,它的味道并不怎么样,两种甜味剂的组合甜味依然也不纯正。它的每瓶容量是10盎司,约530毫升,零售价格每瓶2美元左右,不算很贵,但也不便宜。但是,“抗氧化剂”、“100%纯天然”和“每瓶5大卡”,还是为它赢得了许多追随者。

另一个例子是苏亚果汁。这个产品的卖点是冷榨蔬果汁,宣称一瓶苏亚来源于多少棵蔬菜、多少个水果,而且采取冷榨工艺,保留了蔬果的营养成分。“蔬菜”、“水果”、“冷榨”,也是迎合了消费者对健康的期望,获得了高端消费者的追捧。出现四五年,销售额就近亿美元。

实际上,“多少棵蔬菜”、“多少个水果”这只是原料,而榨汁只是获取了其中一小部分营养成分,尤其是蔬菜,其实大部分都留在渣中被丢弃了。经过榨汁,很大一部分抗氧化剂被氧化,营养又进一步损失。而榨出来的汁味道并不好,又需要加入大量的糖来补救。当然,为了避免“添加糖”的标注,他们采用的是浓缩苹果汁。这样的一个产品,其实就是从一大堆营养优越的蔬菜水果中,丢弃大部分营养成分,获取一小部分,再通过苹果汁中的糖来改善风味。一方面并非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健康,另一方面又造成了食物的巨大浪费。

这大概反应了食品行业的运作方式。消费者期望什么,生产者就迎合什么,但是生产者提供的只是字面上符合消费者期望的产品,而实质内容可能与消费者的期望相去甚远。但是,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能力去分辨实质内容,再加上生产者刻意引导,让许多人相信:他们提供的,就是目前人们所说的“健康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追求健康食品、健康饮料是顺理成章的需求。不过,什么是“健康食品”,消费者的期望往往是盲目的,或者说不求甚解的人云亦云。

在中国,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比如说,靠营销文案打造的各种水,从早些年的磁化水、小分子团水,到近些年的富氧水、苦味矿泉水,以及2016年的水素水、睡眠水。基本上就是:只要有人敢忽悠,就总有许多追求健康的人掏钱。

回到饮料上来。美国市场上,BAI和苏亚的热销,表明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为了健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妥协口味。在中国,作为快消品的饮料,基本上还践行着食品工业公开的潜规则:风味不好怎么办?加糖。热销的饮料,不管是凉茶、冰茶、奶茶,还是乳饮料、果汁饮料、酸奶饮料、乳酸菌饮料,都是在10%左右糖水的基础上,加一点点“健康成分”作为名头。这个10%的糖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世卫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摄入的添加糖应该不超过10%的总热量,大约相当于50克糖,最好是控制到5%以下比较健康。而这些饮料,不管以什么名头宣称“健康”,一瓶500毫升饮料中的含糖量就大约是50克了。

以上就是云无心对健康饮料的观点,供你参考。

新知丨鸡精到底健康不健康

这条音频说的是,和咱们生活有关的三条小知识。

最近,科普达人卓克在订阅专栏“卓老板聊科技”里又介绍一些科学小知识,其中三条可以帮助你扫除一些生活中的“知识盲区”,下面来具体说说。

第一条先来说说,吃味精和鸡精,到底健康不健康。你可能听到过这种说法,说味精和鸡精吃多了会致癌。卓克说了,实际上,这只是个谣言。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谷氨酸是一种氨基酸,肉汤的鲜味儿就是它。谷氨酸钠在加热到120℃后,会形成焦谷氨酸钠,传统谣言说的致癌物,就是这个叫做焦谷氨酸钠的东西。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总结过9000多份关于味精和健康的论文,得出的结论是:长期吃味精是没有害的。但我们做饭时,使用味精时还是得避免加热超过120℃,这倒不是因为焦谷氨酸钠致癌,而是因为那样就没有鲜味了。同时,味精添加要避免过量,主要也是口味问题。因为味精中除了谷氨酸钠,还有氯化钠,也就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加多了肯定会很咸。

而鸡精呢,它的成分除了大约40%的谷氨酸钠和10%的氯化钠之外,大都是香味添加剂。和味精类似,吃鸡精,最应该注意的也是里面的钠离子,因为吃多了会导致血压升高。

另外,患有痛风的人要避免吃鸡精。因为鸡精中有种用来增加鲜味的添加剂,叫核苷酸。核苷酸经过消化系统后会产生尿酸,尿酸的堆积是导致痛风的根源。但是除了痛风这样的特殊人群,大部分人在保持适量的原则下食用鸡精或味精,对健康,是不会有害的。

第二条说的是,为什么人类吃小麦,要先磨成粉,再蒸、再煮,但吃大米,就可以直接蒸着、煮着吃?

卓克提供了两个分析角度。第一,是二者成分不同。小麦中麦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高,磨成粉之后,兑上水,面粉中的淀粉能粘在一起,团成各种形状。而大米中没有这两种蛋白,它包含的绝大多数蛋白可溶于水,磨成粉之后很难粘和,直接兑水只能形成稀烂的米糊糊。

你可能会说,不对啊,不是有一种叫“米粉”的东西吗?卓克解释说,米粉是在大米磨成粉后,再经过高温,让米中的淀粉糊化之后,才勉强有一点粘性。所以即使是用这种方式把米搓成团,米粉还是容易断裂。

第二,是从如何更利于吸收这个角度去看。如果我们同时收获了水稻和麦粒,那很自然就会想到煮着吃试试,这就出现问题了。水稻的粒外面的壳带芒刺,只能脱壳吃。那麦粒呢,它也有壳,不带芒刺,不脱壳也能吃,只不过你会把吃下去的麦粒完整地排出体外。如果有两个人,吃同样多的麦粒和脱壳的米粒,就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营养充足,另一个瘦得不行。但麦粒一旦磨碎了,吸收就特别好,于是人类干脆就把麦粒磨碎了再吃。

最后一条知识来说一下,要不要给新生儿保留脐带血。有些商业宣传可能会告诉你:花2万块钱保留脐带血,就等于给新生儿买了一份健康保险。卓克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收益太低。

保留脐带血的科学性在于,它可以对白血病和一些免疫力疾病的治疗有帮助。治白血病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脐带血里有造血干细胞,经过诱导能变成白细胞、免疫细胞。所以它能重建病人的全部血液和免疫细胞。

所以脐带血的用处就是,一旦这个婴儿将来得了白血病之类的疾病,可以用它来给自己配型。但脐带血的保留时间只有18年,如果考虑到白血病的年发病率只有十万分之几,那么脐带血能发挥作用的概率,差不多等于只有十万分之几乘以18,这个数还是很小。同时,脐带血对于那种基因遗传的白血病,是没用的。因此,脐带血的实际有效采用率会更低。

总的来说就是,保留脐带血,可能会有用,但是真派上用场的可能性很小,要不要保留,就看个人对性价比的在意程度了。

以上,就是我们从「得到」专栏“卓老板聊科技”里为你精选的三条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新说丨适量饮酒也不一定健康

这条音频说的是,适量饮酒真的有益健康吗?

社会上对于饮酒,有个公认的观点,就是喝多了肯定对身体不好,但是适量饮酒是对健康有好处的。不过,最近美国著名的《连线》杂志上有篇文章说,适量饮酒不一定对健康有好处。世界卫生组织也早就把酒精列入了一级致癌物。这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一块来听听。

先来说说,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点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这要追溯到1991年,美国波士顿大学一位名叫埃里森的研究者,在一档电视节目上分享了他的新发现。他说通过多年来对适量饮酒者和不饮酒者的观察研究,发现适量饮用红葡萄酒可以降低得心脏病的风险。这个观点一下子就在社会上传播开了。

但是埃里森的同事奈米说,这个研究存在偏差,结论不准确。怎么回事呢?原来研究里,用来跟适度饮酒者作对比的一部分人,并不是一直都不喝酒,而是有过酗酒的经历,或者是因为生病不能喝酒。也就是说这个对照组里的人,身体状况本来就不太好,更容易生病。在考虑到这个因素的情况下,奈米重新分析了埃里森的实验,得到的数据还是能表示出适度饮用红葡萄酒,能降低得心脏病的风险,但是差异远远不如原来那么明显。

埃里森的结论虽然没有被推翻,但是已经不像以前那么板上钉钉了。不但如此,2014年英国一本学术期刊发表了一篇社论,揭发埃里森收了酒类行业提供的科研经费。拿着酒类行业的钱,鼓吹喝酒对健康有好处,这加深了人们对埃里森研究结论的怀疑。

那么适量喝酒对健康有没有好处?其实,喝酒跟癌症之间,确实是有关联的。本来,影响一个人会不会得癌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生活方式、年龄、遗传的易患病体质等等,因人而异。

目前的研究状况是什么样的呢?埃里森认为只有酗酒的人,才会得癌症,适量喝酒是没问题的。但是这个适量该怎么算,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奈米认为喝酒对健康有害,会增加人们得癌症的风险。奈米说,仅仅在美国,每年有近两万名癌症患者的死亡是酒精导致的。新西兰的一位学者也说,他的研究显示,酒精是导致人体至少7个部位癌症的罪魁祸首。

即使少量饮酒也对健康有害,要说服喝酒的人接受这个观点也不容易。因为一方面,人们往往会觉得熟悉的东西风险比较低。举例来说,美国癌症研究所曾经做过调查,他们发现,认为喝酒有可能致癌的人,还没有认为转基因食品有可能致癌的人多。也就是说,大家居然觉得喝酒比吃转基因食品更健康。但是,现在没有证据能证明转基因食品有害。另一方面,酒类行业在宣传的时候,总喜欢用“理性饮酒”、“适度饮酒”这种模棱两可的词儿,消费者很容易受到误导。

为了进一步证明喝酒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奈米准备开展一个长期的研究,长时间的跟踪对比喝酒对健康的影响。未来,我们对于饮酒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又会有新的认知。

本文源自:《连线》杂志(少量饮酒有益健康?真相未必如此)

新知丨电子烟比真烟更健康吗?

美国著名的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创刊已经170多年了,提起这本杂志的分量,我们给您举个数字。历史上,曾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给杂志写过稿。今天这条知识新闻,全部来自《科学美国人》9月刊里的报道。听完了这条音频,您能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电子烟真的比传统香烟更健康吗?创伤后遗症患者失忆的原理是什么?咱们全人类一年要浪费多少粮食?

先来看第一条,电子烟真的健康吗?烟民们都知道,戒烟是件难事儿。对于那些烟瘾太大的人来说,电子香烟好像是个不错的选择。电子烟宣称,自己所含的有害物质,只是传统香烟的3%—5%,光从数字看,比传统香烟,健康多了。

不过,烟民们可别高兴得太早。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对电子烟的销售,严格管控。今年5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就宣布,所有公开出售的电子烟,都要登记,还得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测才能卖。新西兰更严格,所有含有尼古丁成分的电子烟,都被明令禁止销售。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章解释说,这是因为比起传统香烟,电子烟里的有害成分,更加说不清道不明。传统香烟里,有害物质是尼古丁,但是电子烟里的有害物质是什么呢?调味剂?化学添加剂?没人说得清。这些物质在人体里日积月累,给健康带来的伤害,恐怕不比尼古丁差,最终也可能会导致肺癌。电子烟更健康的说法,完全没有根据。

除此之外,未成年人也很可能被电子香烟所散发出的诱人的气味吸引,出于好奇,更早地接触烟草制品。可以说,电子烟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是想要戒烟的朋友,面对电子烟,恐怕也还是离远点儿好。

第二条,说的是大脑是如何记事儿的。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脑的记忆机制,剑桥大学神经科学课题组,召集了381名大学生,做了个实验。实验的目的,是希望了解,当人脑里海马体的神经活动被抑制后,我们的记忆将会出现什么改变。

咱们先来解释一下什么是海马体。在人脑里,海马体主要负责记忆和学习,日常生活中的短期记忆都储存在海马体里。如果一个记忆片段,比如一个电话号码或者一个人,在短时间内被重复提及,海马体就会把这个信息,转存到大脑皮层里,成为永久记忆。

剑桥大学的这个实验,就是希望搞清楚,当海马体的活动被干扰时,我们的记忆,会出现什么变化。

实验过程非常的简单,每名学生要成对儿的记住很多组,在词义上没什么关系的单词,记完了,再接受提问。

整个过程会重复两次,第一次,学生不会受到干扰;第二次,干扰就来了,比如看到一些奇怪的图片,像是一只鸡站在停车场的中间。实验显示,为了想起单词,学生们就得主动地去忘记那些干扰,结果,正常记忆都受干扰了,回答单词的正确率降低了40%左右。

也就是说,当我们的大脑要主动遗忘一些特定记忆的时候,也会被迫地丢掉一些短期记忆。这一点,跟创伤后遗症患者的症状,表现一致。患者们会忘了自己受过伤,也会忘记一些自己经历过的事儿。

关于具体的原理,科学家们表示,还要进一步研究,但是相信,这个实验对于揭示人脑对记忆的控制,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思路。

第三条,说的是人类浪费了多少粮食。

德国研究者发现,我们每个人平均每天浪费的粮食,已经从1965年的310大卡增加到2010年的510大卡,这差不多等于一碗牛肉面。预计到2050年,这个数字会增长到850大卡,差不多是7片儿吐司面包的量。

研究者还做了统计,结果显示:全世界生产的食品总量,已经超过了人类全部需求的20%。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越高,浪费的食物也就越多。

说完了最后一条,让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科学美国人》的内容。

首先,电子烟并不比真烟更健康,看起来,既要吸烟又要健康,这样的好事儿,暂时还是没办法实现;
第二条,提到了人脑的记忆机制。咱们过去考前突击复习,还考了个高分,那都是海马体立的功。海马体记东西时受到干扰,记忆效果也会受影响,现在,你该知道,考前临时抱佛脚,还是得找个安静的地方了吧。
最后,是关于粮食浪费的问题,您可以当做谈资,咱们每个人每天浪费的粮食有多少呢?差不多等于一碗牛肉面。

本文源自:《科学美国人》

假的!酸奶的健康功效都不存在

现在很多人都爱喝酸奶,尤其是女生,大家都觉得酸奶是营养又健康的食物,不仅好喝,还能帮助促进胃肠蠕动啊之类的。但是最近,专做科技类DIY社群的“酷玩实验室”整理发布了一篇文章,估计得让您失望了。这篇文章说,酸奶宣传的所有功效都没有任何科学证据,完全是炒作。您可能会说,不仅是我们自己,西方国家也很推崇酸奶啊,怎么会是炒作呢?下面我来给您讲讲这篇文章是咋说的。

说起酸奶被人类推崇的源头,那都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当时俄国有个生物学家叫梅契尼科夫,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生物学家之一,被尊称为“人类免疫学之父”。按说这么高地位的科学家,应该对大众的身体健康很负责任对吧?但是科学家玩套路,谁也挡不住。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这位梅教授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骗子。

早在他获得诺贝尔奖之前,这家伙就在报纸上宣称,保加利亚人是全世界最长寿的民族。然后暗示说,这极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爱喝酸奶导致的。然后他又进一步指出,这酸奶之所以有效果啊,那是因为其中包含大量的“乳酸菌”,吃了这乳酸菌,人人都可以活到200岁。

你看,“人类免疫学之父”谈长寿之道,是不是一下切中了大众的痛点?当时西方世界以为这位梅大教授肯定发现了什么改变世界的成果,想要长生不老的人都为之疯狂了,甚至当时都有上了年纪的老人登门造访,跪求梅教授给他们一点乳酸菌。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和恶意营销的套路差不多了,这位梅教授在发表了这些言论之后,立刻转入到了与资本家合作的道路上。在他的指导下生产了大量的乳酸菌药片和酸奶,这些商品一上市立刻遭到哄抢,他就从中抽成赚得盆满钵满。

你可能会说,这骗局也太明显了吧,别说一百年前,就算是今天人们活到100岁的都很少啊。实际上,这位教授自己也只活了70多岁就死了。但是,由于他在世的时候特别有权威,又是诺贝尔奖得主,所以质疑声虽然有,但是作用很小。直到他死后第二年,科学家们才重新调查,发现这位梅教授玩的全是套路,保加利亚人压根就不长寿,只不过当时那个村子许多人重名,梅契尼科夫把重名的人的寿命加在了一起,这才得出了保加利亚人能活到200岁的虚假结论。而所谓的喝酸奶能长寿更是无稽之谈,那些跟风喝酸奶吃乳酸菌片的老年人,寿命并没有延长。

说到这里,你可能还会有点侥幸。这喝酸奶虽然不能长寿,但至少还是有一点点好处的吧?比如说减肥、美白之类的?还有现在不是经常强调酸奶中添加有多少“益生菌”嘛,100多年前,人们也没在酸奶里加额外的益生菌啊。然而实际情况总是更加残酷,那些所谓酸奶能减肥美白的说法,只不过是另一种营销策略罢了。

当时,美国的资本家看欧洲酸奶厂商一个个赚得肥溜溜的,他们也眼红啊。于是几十年之后,大洋彼岸的美国也陆陆续续出现了酸奶厂,但是那个时候梅契尼科夫已经死了,自己才活了70多岁,总不能再宣传说酸奶能长寿了吧?于是美国奶企采取了与欧洲不同的销售策略,说酸奶能够减肥美白,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品。这一下在美国又火了起来,就算喝酸奶不长寿,越喝越苗条越白皙,哪个妹子不想要啊?然而好景不长,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后来对酸奶进行了严格的科学分析。结果发现,酸奶和乳酸菌压根没有减肥美白的功效,高脂酸奶中所含的脂肪和糖反而会增肥。 所以从1962年之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规定,在美国境内不允许出现任何宣传酸奶具有健康功效的广告。

不过,到了21世纪,酸奶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玩意儿,叫“益生菌”。其实就是大量不同的无害细菌和微生物的统称。但是,2009年9月,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们又研究了酸奶里面的益生菌,发现还是没功效。加州大学还建议民众,不要为了健康去喝酸奶。一个月之后,欧洲食品安全局也给出结论,市面上几百种所谓的“益生菌”,没有一种能增进我们的肠道健康。于是,欧洲所有的乳业公司又被勒令停止宣传酸奶的这一功效了,还有公司因为宣传了酸奶中益生菌的效果被起诉,最后足足赔了3500万美元。

你看,今天在我们国内市场上大行其道的酸奶的各种功效,在西方国家,都已经被明令禁止这么宣传了。酸奶其实和其它乳制品一样,也就能给我们补补蛋白质,给我们调调口味而已。所以说,喝酸奶可以,但是不要再以健康为目的喝酸奶了,因为并没有科学依据能证明酸奶有益于健康。

本文源自:“酷玩实验室”(喝酸奶能长寿?全世界被他骗了100年,诺奖得主的惊世谎言造就亿万企业)

你不知道的七条健康真相

最近,公众号“warfalcon”推荐了一本书,叫《健康的真相:走出99个可致命的健康误区》,作者是一位美国的资深医生,分享了很多和我们健康有关系的知识。在这里挑几个给您说说。

第一点,卫生间里细菌最多的地方是牙刷。研究发现,我们天天都用的牙刷上有数百万细菌,有些是我们口腔里的,有些是卫生间,也有的来自别人的牙刷。所以为了避免细菌传播,不要和别人用一个牙刷,牙刷之间最好距离20厘米以上。如果你生病了,不管是什么病,病好了之后都应该换牙刷,因为你病好了,那些让你生病的微生物还会留在你的牙刷中。还有一点,就是冲马桶的时候要盖上盖,因为马桶冲水溅起的飞沫和水雾能到6米远,而且这些污染的水汽几小时后才会落下来。如果你的牙刷离马桶太近,你很可能在用马桶里的水刷牙。

第二点,今天有很多“无脂”或者“低脂”的食物,减肥的人都很爱买,觉得这样可以少吸收一些热量,但这其实这些低脂的食物,热量不一定就比普通食物少。你要做的是看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看含有的营养物质和卡路里的总量是多少。食品标签上的成分大致都是一样的,所以你看懂了标签,就能判断出这些低脂食品的热量是多还是少了。

第三点,肥胖也是会传染的。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说,肥胖可能有社会传染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周围的朋友和家人变胖,你可能也会跟着变胖。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好朋友越来越胖了,那么你变胖的几率会增加57%;如果你的兄弟姐妹都很胖,你长胖的几率会增加40%;如果你的爱人很胖,你变胖的几率也会增加37%。研究人员的解释是,因为朋友会互相影响对肥胖的看法,当你的朋友长胖以后,你可能会觉得长胖也没什么。周围人的饮食习惯也会影响你。当你周围的人都在吃东西的时候,你也会和他们一起吃起来。

第四点,饮料可能与心脏病和糖尿病有关。研究人员对6000位初始很健康的中年男性与女性进行了观察和试验,发现每天喝一瓶或者更多汽水的成年人,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风险增加了很多,代谢综合征包括腰部脂肪过多、好的胆固醇水平低、高血压等症状。饮料为什么有可能改变我们的代谢呢?首先,饮料里有甜味剂,这会让人想要吃更多的糖。其次,饮料里有色素,会干扰胰岛素对糖的调节作用,也会改变你身体处理热量的方式。所以偶尔喝一点饮料还可以,但别每天把饮料当水喝。

第五点,打嗝很容易止住。有很多方法可以治打嗝,一种很老的方法是找个纸袋,然后对着纸袋呼吸。这种方法通过提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让你的横隔膜恢复平静。当然你也可以喝一大杯水,或者憋气一段时间,原理和对着纸袋呼吸是一样的。据说刺激口腔顶部可能也管用,你可以用一根棉签轻轻摩擦口腔顶部。如果这些方法都没用,还有一个新方法,就是用手堵上两个耳朵。除非是特定的疾病引起的打嗝,上面这些方法用5分钟以后,打嗝都会停下来。因为一般打嗝自己好的时间也就是5分钟。

第六点,扳指关节不会导致关节炎。很多人都觉得,扳指关节会让关节粗大,会得关节炎。其实指关节的周围有滑液润滑。当你扳指关节的时候,就是在把关节推出正常位置,关节两端的骨头分开之后,对滑液的压力减小了,就形成了气泡。当气泡迅速变大然后突然破了的时候,就发出了啪啪声。如果你有扳指关节的习惯,可能会对你的关节造成一些磨损,但不会得关节炎。

第七点,泡热水澡会影响精子活力。如果你考虑近期当爸爸?那你泡热水澡的时候就要三思了。精子喜欢低温,在低温的环境下,精子更有活力,这和男性生殖系统的构造有关系。睾丸位于阴茎后方叫的阴囊里,负责产生精子。睾丸温度大概在35度左右,比体温低1-2度,精子在这个温度发育得最好。高于37.5度的水温会干扰精子形成的过程。所以,计划要孩子男性,等太太怀孕之后再泡热水澡吧。

以上就是七个日常生活中的健康真相,你Get到了吗?

本文源自:公众号“warfalcon”(你不知道的22条医学真相)

偶尔饿肚子更健康

很多人害怕肥胖,就天天节食,觉得这样能更健康。不过,媒体人吴伯凡最近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他说,如果人想更健康的话,就不该节食,而应该断食,就是彻底不吃、饿着。这个说法有意思,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解释的。

原来,我们吃的食物里有一种生长激素,叫做 “第一类生长素”,这种生长素能让我们成长,也能起反作用,影响我们的健康。

第一类生长素怎么工作的呢?它藏在食物里,我们吃了食物之后,它就会刺激我们不停地生长,让我们的细胞不停地分裂。但是如果我们一直能吃饱,身体就会不停地生长,没法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调整。要知道,生长的时候,我们的细胞可是会产生大量的杂质和垃圾的,如果没了这个修复、调整过程,身体就会处于一种比较粗糙的状态。更糟糕的是,只要你继续吃饭,这种生长激素就会一直让你成长,细胞里的缺陷就永远也没法修复,所以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差,甚至影响我们的寿命。

反过来,如果我们停止吃饭,断食一段时间,身体的细胞就会停下来,修复自身的缺陷。也就是说,挨饿、断食会让我们更健康。举个例子:BBC做过一个调查,说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个地区,发生了一次大饥荒,很多人天天饿着肚子。而大饥荒之后,调查统计发现,这个地方的人均寿命,却比美国同等经济条件的其他地区,高出了六到十岁。

更神奇的是,不仅人类这样,动物也会受“第一生长激素”的困扰。科学家曾经拿小白鼠做过实验,结果发现经常挨饿的老鼠,寿命要比普通老鼠高40%;而不停吃东西的老鼠,寿命比普通的老鼠降低了40%。你看,身体在接受食物的过程中,一方面接受营养,另一方面也在产生毒素,食物一方面让我们身体生长,另一方面也给我们的身体埋下了祸根。

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奇怪的矛盾呢?吴伯凡说这是进化带来的后果。远古时候食物匮乏,人们经常挨饿,所以人类形成了这样一个运行机制:只要有食物,就会不停地生长,尽可能地让自己变得壮一点,这样存活下来的几率大。

但是,毕竟生产力水平低,我们还是会经常挨饿,饥饿的时候,没有生长激素供给,身体就停止生长了,可停止生长你也不能闲着啊,可以让自己更健康一点嘛。于是,身体就开始自我修复,把生长过程中细胞里产生的垃圾都消灭掉了。当人类食物匮乏的时候,生长模式、修复模式是轮流进行的,修复模式运行的时间经常比生长模式还长。这就是说,我们的身体之所以能够健康,是因为它有多种运行模式,生长模式只是其中的一种。就像一辆汽车,光有发动机和油门是不行的,还要有刹车。

但问题是,在食物匮乏的年代,人类的食物种类是非常杂的。基本是遇到什么吃什么,不会像今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时候,人是不可能去挑食、偏食,你会经常吃蔬菜这种在食物链前端的食物,它们分泌的生长激素要比肉类少很多。而现在,我们的食物趋向单一化,主要吃肉,蔬菜反而吃的少,这就导致我们的第一类生长素过量,所以没办法切换到生命的修复模式,疾病就来了。

那怎么才能避免这种状况,让身体好起来呢?很简单,就是有意识地进行断食。

断食和节食可不一样,它要求你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什么也不吃,比如说,连续两天不吃任何东西。因为饥饿能够把我们身体中的修复模式打开,激活这种修复的能力。而且,断食法不仅对身体管用,也适合调整心理状态。

举个例子:基督教团体有一种退休的状态叫自我放逐。就是说,有些基督教徒,虽然人生特别有成就,但是参加基督教活动的时候,还会把自己还原成一个普通人,他们和普通人穿一样的衣服,相互称呼“兄弟”。这种状态很像断食,平常的各种机会啊资源啊突然没了,人仿佛一下跌到谷底,然后会重新反省,进入到一种自我修复的状态里,当这个放逐期过后,他精神上会变得异常强大。

企业的发展也是这样,一个企业不停地扩张,会积累很多毛病,有一些该做的事情没有去做。但企业在生长的速度很快、赚钱很多的时候,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有可能你觉得企业还是很健康的,但实际上,已经埋下了很多的祸根,而且是不停地在埋下祸根。有智慧的企业家,才能停下来修复问题,然后重新上路。

总之呢,成长太快留下的隐患,只有彻底停下来,才能重新修复和调整。不论是个人健康,还是组织形态上,这个道理都值得我们时时铭记。

本文源自:公众号“伯凡非常道”(断食:激活自我修复的密码)

朋友圈的健康偏方不可轻信

有关健康的谣言在网上比比皆是。前一阵,腾讯大家有一篇文章说,这些谣言不仅不治病,有些还会要人命。

比如,有一条谣言说,味精损害健康。为什么呢?它的理由是,发明味精的日本人,现在都不吃味精了。其实事实是,日本人发明味精以来,直到今天,都在生产和食用味精。有人说,不对吧,我去日本看到他们确实不买味精的。没错,有的日本人确实不买味精,只买酱油,但那是因为日本酱油里就加了味精。

还有条谣言说,微波炉会损害健康,理由是微波炉里有微波,而微波有辐射,辐射呢,会对人体有害,这就是它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伤害人健康的辐射是X光或者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这和微波炉里的微波有本质不同,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跟收音机的电波以及可见光,本质上是同样的东西。阳光也是一种电磁波,而且是比微波更高能的电磁波,你说阳光会损害健康吗?

再比如,还有谣言说,剩饭剩菜不能吃,白开水放超过18个小时也不能再喝,因为它们会产生亚硝酸盐。事实是,剩饭剩菜并不会产生比新鲜饭菜更多的亚硝酸盐。而且呢,大家别被亚硝酸盐这个名字唬住了,并不是起个化学物质的名字就代表有毒。由于土壤和肥料的作用,蔬菜里天然就含有硝酸盐,硝酸盐进入人体后,要么口腔唾液里的微生物把它们转变成亚硝酸盐,要么胃肠中的微生物把它们亚硝酸盐,这都是正常的,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亚硝酸盐在欧盟以及其他许多国家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可以直接加入肉制品中,用来改善食品的颜色及口味。

类似的谣言还有很多,什么“一斤番薯叶胜过十斤人参”、“低温导致癌症”,什么“用小苏打或醋洗菜,可以降解蔬菜里的农药残留”之类的。尽管总有专家不断告诫我们,这些都是谣言,但这些谣言一旦形成就再也消除不了,它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冒出来一次,怎么澄清都没用。

说起来呢,前面这些健康谣言属于似是而非,还算无伤大雅,你要照他们说的办,也没啥坏处。比如你觉得味精有害,那炒菜不搁味精就是了,无非菜肴的滋味差些而已。但也有些谣言可不像上面这么温柔,你要听信了,可能要你的命。

比如,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有一位得糖尿病的同事,这人有一年读到一篇文章,介绍日本人治疗糖尿病的“自然疗法”,不吃药、不吃饭,糖尿病自己就好了。这哥们也真大胆,真拿自己当小白鼠了。他问都不问医生,就照网上的说法做了,不吃米饭,不吃馒头、包子,不吃五谷杂粮,总之杜绝一切碳水化合物,停掉一切药物。一个月后,还真就有效果了,整个人变得苗条又健康,血糖也成功恢复至正常范围。这哥们深受鼓舞,网上的帖子真是神啊。

但是,几个月之后,他却发现自己记忆力出了问题:几个月没见的同事,忘了人家姓甚名谁;跟同事讨论工作,经常忘记要说啥,刚说的又忘了;讨论事情的时候,本来他听一遍就能记住,现在必须写下来。后来,医生就跟他解释说,不吃碳水化合物降血糖的办法,医学界早有讨论了,结论是完全不可取,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办法是降低了血糖,但也断绝了对身体各个部位、器官的糖分供应啊,人体是不能缺糖的,尤其是大脑和肝脏,要被糖分泡着才行,大脑缺糖就会损害记忆力,肝脏缺糖会让肝脏失去保护,没法解毒排毒,并且肝脏会发生病变,这么下去会有生命危险。这哥们一听冷汗都下来了,赶紧回去恢复饮食习惯,过了一阵身体才渐渐恢复了。当然,血糖又高了,这用药物完全可以控制。

所以呢,健康谣言害人不浅,我们最好擦亮双眼,多问医生、多求证,不要轻信朋友圈的所谓健康偏方。

本文源自:健康谣言不治病,有些还会要人命

水果蔬菜不见得对所有人都健康

你的佳肴,他人的毒药

从小父母就告诉我们,多吃水果蔬菜,有益健康,小孩儿挑食,不吃水果蔬菜,我们就想办法逼着他吃。但是,最近,科普作家菠萝写了篇文章说,其实水果蔬菜不见得对所有人都健康,小孩子挑食,可能是基因在起作用。

举个例子,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乳糖不耐受,就是不能喝有乳糖的牛奶。那你听说过果糖不耐受吗?这种果糖不耐受的人,身体没法分解果糖,所以不能吃果糖含量高的东西。比如说,各种水果,甚至甜椒洋葱什么的。你看,这都是我们平时说的健康食品啊。

科学家研究发现,果糖不耐受和基因突变有关系。这种人要是吃了太多水果蔬菜,代谢不掉的果糖反倒会成为毒素,严重影响肝脏功能,甚至可能导致肝癌。如果你留心的话,一定会发现,你身边总有一些人,要么强烈排斥吃水果,要么吃了水果就拉肚子。这不是他们饮食不健康,而是轻度果糖不耐受的表现。

所以你看,每个人适合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是由基因决定的。很多人眼里的健康饮食,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就是毒药。

本文源自:为啥你不爱吃这个?这是基因说了算

健康食谱并不人人适用

我们身边不少人都迷信营养专家,觉得他们推荐的饮食更健康。但是最近,《细胞》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说,营养专家的食谱建议根本不靠谱。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就拿血糖指数来举例吧,过去我们一直觉得,血糖指数高的食物,吃了会导致血糖升高,比如巧克力、冰激凌就属于血糖指数高的食物,所以,营养专家往往推荐糖尿病人吃酸奶、豆类,因为它们血糖指数低。

但现在科学家发现,人和人的差异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甚至对同一种食物,不同的人会有完全相反的反应。比如,有人吃饼干后血糖很稳定,但吃香蕉后却迅速飙升;而另一个人恰恰相反,吃香蕉血糖没什么变化,反倒吃饼干导致高血糖。这说明,关键点不是在食物上,而在人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上。

那是不是就没有办法控制血糖了呢?当然不是。现在,科学家正在开发一款App,只要使用一段时间,它就能测出你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说白了,就是个性化的机器营养师。

所以你看,所谓的健康食谱并不人人适用,只有个性化的食谱,才会让你更健康。

本文源自:颠覆传统认知!Cell聚焦精准饮食!

水果蔬菜对健康有益因为有毒?

大家都知道,多吃水果蔬菜让人健康,这背后有啥科学道理呢?最近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一位神经科学家发表文章说,是植物体内的各种毒素,“锻炼”了我们的细胞,让我们更健康。

他研究认为,植物为了对抗害虫,会在体内生成各种毒素,就像天然“农药”,我们吃进这些毒素之后,它们会给身体细胞产生轻微的压力,这就锻炼了细胞的耐受性,让细胞更活跃。

比如,海藻里含有一种神经毒素,叫做海人酸,吃得太多会伤害脑细胞,但是适当吃点可以提高神经元的活力,提高我们的记忆力。

比如,巴西坚果中还有一种微量元素——硒,吃多了会伤害肝和肺,但它又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可以降低心脏病和癌症的发病率,算是“以毒攻毒”。

再比如,咖喱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姜黄素,能杀虫杀菌,也有轻微的毒性。但它能促使细胞产生一些抗氧化的物质,可以缓解抑郁和焦虑。

所以你看,是植物体内的天然农药,让我们的细胞更有活力,让我们更加健康。

本文源自:《环球科学》8月号 植物毒素保护大脑

走路有益心理健康

大家都知道,经常走路对身体有好处,可你也许不知道,走路对心理也有好处。最近,煎蛋网就整理了关于走路的科学研究成果。

比如,英格兰的一群科学家花了18年时间,用打分数的办法调查了18000人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走路时间越长的人,心理健康得分就越高。

科学家给出了一种解释,那就是你在走路时候看到的世界更加广阔。有点可笑是吧,但人家有科学根据。

举个例子,如果你出门不走路,选择开车的话,你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无非就是红绿灯,行人什么的,因为你为了安全,需要集中注意力,科学家管这个叫做“隧道视觉”,开车速度越快,你眼睛里看到的东西就越少,你和外部世界的互动就越单调。但是,走路就不一样啊,你的心情更放松,眼睛里看到的东西也更多,你和周围环境的互动就越多啊。这就是为啥,我们老能在媒体上看到“愤怒的司机”,但是很少听说有“愤怒的行人”啊。

这个理论也得到了科学研究的支持,早在50多年前,就有科学家在旧金山做了研究。他们选取了环境差不多的几个街区,调查当地居民的社会关系。结果发现,车流量最少的街区,那里的居民平均有三个亲密朋友,最拥堵的街区,亲密朋友平均还不到一个。

所以你看,多走路,少开车,就能增加我们每天和环境的联系,我们的心理也就更健康。

本文源自:开车会让人孤独、生病、还变蠢

转基因的背后:科学与理性之光

首先,我们要明白,其实事物的基因一直在变,从未停止过。人类对转基因的恐惧主要源于我们对自然事物的信任,认为自然的就是安全的,对人为的事物的不信任。其实从原始社会开始,农业一直都对事物进行着转基因操作,我们通过嫁接和培育,让事物按照我们的需求生长,适应人类的需求。转基因技术只是对事物的培养更加精准和精确,不像在农业社会,我们不知道怎么转而已。

转基因技术对事物的形状产生了影响,但其本质的仍然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成。转基因没不能产生新的成分,反而转基因技术,我们更清楚里面的成分组成,就像我们吃了几千年的烧烤,有了生物技术,我才意识到吃多了会致癌一样,以前不知道而已。美国在全国范围内上市了转基因食物几十年,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例因为吃了转基因食物的安全事件,这比自然事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高很多,也就是,转基因食品首先在实验室里经历了远超传统食品的严格检验,我们对其成分组成非常清晰之后才投入市场。我们还对完全没有经过检查和鉴定的自然食物那么信任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无知,而且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无知。

聪明而又愚蠢的人体

01 走路有多难

走路看似简单,其实是一项很难模仿的高超技能。

走路时人的身体不断向前摔倒,双腿及时地交替向前迈出,保持身体的动态平衡,脚掌则依次蹬地,提供向前的动力。整套动作看似一气呵成,毫不费力,但其实背后需要大量精确的计算,差一点都不行。

走路到底有多难模仿呢?要知道,就连目前最先进的走路机器人都很难走得过一名 3 岁儿童!

人体是一架天生的走路机器,多年的进化把很多与走路有关的功能固化在了人类的基因组当中,我们一生下来就具备了走路所需要的绝大部分先决条件,只要稍加练习就可以掌握这项绝技了。

人体的这套走路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负责感知周边环境和自己身体的位置,这部分主要由双眼和内耳中的前庭神经系统(Vestibular System)组成;

另一部分负责执行走路这一动作,人体的大部分肌肉、骨骼和肌腱都有参与。

因为走路对人类的野外生存太重要了,所以上述这两个部分必须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

02 你为什么会晕车

但是,现代人发明了一样东西,把两者的联系打破了,这就是汽车。

人在坐汽车的时候,双眼看到的是不断向后移动的景观,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景观意味着人在走路,所以人体内和走路有关的整套系统都做好了开工的准备。

但是,内耳中的前庭神经系统却感觉不到这种移动,始终显示身体是静止的,没有失去平衡,于是双方便产生了冲突。

通常情况下,人体只有在中毒(比如吃了某种毒蘑菇)之后才会出现这种冲突的现象,于是人体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中毒了,自动开启了排毒的程序。

如何排出进入人体的毒液呢?当然是呕吐了!于是坐车的人便会感到头晕恶心,很快就把刚刚吃下去的一切都吐了出来。

自封为万物之王的人类为什么犯这么愚蠢的错误呢?

原因就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多年进化养成的一些习惯和习性一时难以适应,于是问题就来了。

和晕车类似的一个毛病就是倒时差。古人不需要倒时差,根本没有进化出倒时差的能力。现代人发明了喷气式飞机,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穿越好几个时区,生物钟立刻就紊乱了。

03 导致孩子近视眼的主因

电灯的发明使得晚上继续工作成为可能,不少城市白领经常不得不熬夜工作,第二天要参加考试的学生们也常常会临时抱佛脚,生物钟就这样被轻易地打乱了。

一盏台灯足以让人看清书上的字,但总的照明度肯定比不上白天的阳光。千万别小看这个差别,眼球的正常发育靠的就是视网膜在强光刺激后产生的多巴胺。

如果一个孩子白天总是待在教室里,他的眼睛发育便有可能出现障碍,最终导致近视眼。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孩子户外活动的不足才是导致近视眼的主因,看书太多不是问题。

古时候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户外,所以我们的眼睛并没有学会习惯屋檐下的生活。好在人类发明了眼镜和激光手术,这才让那么多近视眼也能基本正常地过一辈子。

04 祖先的印迹

人类身体的惯性有时甚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比如,我们的祖先天生就讨厌长相奇特的人,因为在古代社会,长相奇特的人要么是来自其他部落的侵略者,要么是带有某种传染病的病人,最好不要接近。

但如今地球变平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异相之人越来越多。虽然理智告诉我们他们没问题,但我们的基因却习惯于做出不同的选择,如今遍布全球的排外情绪就是这么来的。

总之吧,一个现代人必须时刻意识到自己身上保留的祖先印迹,并努力克服其中错误的成分,否则的话一定会犯错误,最终害人害己。

本文由作者 土摩托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罗胖曰:

人类有一种独特的烦恼——
“不同步”。

  1. 文明急速发展和身体适应性的不同步。如上文。
  2. 社会急速发展导致的人群间观念的不同步。
    后者,是一个绝大的麻烦。
    婚姻解体、宗教战争、贫富分化,基本由此而来。

吃蛋黄不影响胆固醇水平

我们都知道,血液里的胆固醇含量太多,会造成心脏病之类的心脑血管疾病,而鸡蛋黄里含有大量的胆固醇,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困惑,一天该吃几个鸡蛋黄呢?

你去问医院心内科的大夫,大夫很可能会告诉你,每天吃蛋黄别超过一个,因为一个鸡蛋黄含胆固醇200毫克,人体每天吃的胆固醇不能超过300毫克,所以一天一个足够;再多,体内胆固醇过高,会在血管壁堆积,诱发心血管病。不仅中国,从1977年开始,美国卫生部门一直对大众做饮食指导,要大家减少对鸡蛋、黄油及其他含高胆固醇食物的食用,每天胆固醇的摄入量不应超过300毫克。这一推荐还被写进了《美国居民膳食指南》。

不过最近,公众号“健康不是闹着玩”发了篇文章说,最新的研究已经给鸡蛋黄平反了,饮食中的胆固醇不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原因,《美国居民膳食指南》里,也删掉了每天吃胆固醇不超过300毫克的规定。

为什么呢?原因有两点。第一,我们血液中的胆固醇,只有15%来自饮食,其余大部分都是肝脏自己合成的。而且我们的身体自动调节能力也很强,能根据你摄入的胆固醇量,调节肝脏的合成量,这样就能让细胞里的胆固醇量保持平衡。所以,通过食物进入身体的胆固醇,其实影响不了血清胆固醇的平衡。

第二,胆固醇也是分好坏的。好的胆固醇大多都在鱼类、植物油和坚果里,好胆固醇不仅不会堵塞血管,还可以有效清理血管壁上的脏东西,起到“血管清道夫”的作用。只有一部分个头小、密度大、并且被氧化的胆固醇,才是造成心血管病的“坏胆固醇”。坏胆固醇怎么堵塞血管呢?它们会卡在血管壁上,就会诱发血管局部发炎。并且呢,还有一种细胞是人体的清道夫,叫巨噬细胞,它吃掉坏胆固醇就会变形,像泡沫一样黏在血管壁上,也会使血管变窄甚至堵塞。

坏胆固醇大部分都是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比如,抽烟会加重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引导更多的坏胆固醇形成。再比如,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不仅会让巨噬细胞更容易泡沫化,多余的糖还会在体内转化成甘油三酯,也会引导坏胆固醇的产生。

本文源自:鸡蛋黄,每天只能吃一个?科学家又有新说法

关于吃,最流行的四大误区

2016-07-31 贝小戎 罗辑思维

英国哲学家朱利安·巴吉尼认为,追求美食无可厚非,很多知识分子也觉得美好的食物能带来极大的愉悦:

加缪出车祸身亡之前的最后一餐,是在当时法国最顶尖的餐厅,图瓦塞的奥夏蓬享用的。

康德在生命走向尽头时,因为太喜欢吃英式切达奶酪三明治,导致健康状况恶化。康德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一切都好。”这并非他对自己的人生或作品的断语,而是针对瓦西安斯基刚刚服侍他享用过的面包和葡萄酒。

一位生活放荡的侯爵问笛卡尔:“你们哲学家都吃些什么美食呀?”笛卡尔回答说:“你以为上帝只把好东西留给傻瓜吗?”

但日常饮食涉及许多道德争议,“食物的世界充斥着虚张声势、自负做作和完全的废话。”

在《吃的美德》一书中,巴吉尼凶狠地揭示了有机食品、素食爱好者、迷恋手工技艺的人的虚张声势。他认为对待美食正确的态度是,有能力品尝美食,却又不为之执着。

1
———————————
有机食品更健康吗?

我们倾向于认为,农药喷得多比喷得少要糟糕,但真正重要的其实是化学物质残留:它们停留在土壤或植物上的时间是多长。比方说,农民之所以常常喷洒除草剂草甘膦,是因为它分解得很快,需要定期重施。在这个意义上,喷洒式农药必须使用的次数越多,其实就越安全。

有些人不信任安全水平的科学定义,觉得哪怕是微量残留也不行。这只是一种出于“污秽厌恶”的心理上的古老迷信。出于有利于进化的原因,人们一想到污染物,不管多少,总觉得反感。

我们知道,天然致癌物质有很多,比如茶、咖啡和可可里都含有的单宁酸,还有熟肉里的杂环胺。大多数人并不避讳这些食物,所以,也无需担心蔬菜上含有一点过量才危险的物质。

2
—————————————
吃素比吃肉更人道吗?

野生动物死于人类猎捕,并不比死在其他动物的利爪下更糟糕,也不比死于各种自然原因更糟糕。如果饲养动物不给它带来比野生环境下更多的疼痛,不让它比野生同胞受更多的苦,那么动物就算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好日子。

素食主义者认为吃肉有害环境。但是,如果从科学的角度考察,最环保的方案是少吃肉,而不是完全不吃肉。

原因很简单,有些资源我们没法用,但动物可以。某些牧场不适合耕种作物,却可以用来放养绵羊、奶牛和山羊。人类不能食用的残渣、废料和副产品,可以用来喂猪、喂鸡。完全不养动物,会让大量土地和植物白白浪费。

3
————————————————
跨国大企业是万恶的资本家吗?

一些被妖魔化得最厉害的企业,从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角度看,其实非常优秀,麦当劳就是一个有趣个案。它是最受反资本主义抗议者青睐的靶子。抗议者谴责它做种种邪恶之事,上至破坏雨林,下至让所有人都变成胖子。

有人连吃了一个月麦当劳,示范它提供的食物多么不健康。这样的实验除了愚蠢之外没别的词好形容。你连吃一个月的奶酪,照样能达到同样的效果。食物本身对人无害,有害的是饮食习惯,任何只提供有限营养成分的饮食习惯,都不大好。

人们经常批评超市对食物包装过度,但它延长了食物的保鲜期,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损坏,从而也就减少了浪费。

4
————————————————
胶囊咖啡肯定不如手工咖啡吗?

现在有数不清的高档餐厅使用胶囊咖啡,包括一些米其林三星级餐厅。餐厅里使用胶囊似乎不对头,部分原因在于,菜单上其他东西都讲究创意和精心准备,咖啡机却简单得是个傻瓜都能用,两者不大和谐。但餐厅里的葡萄酒和奶酪也是他们买来的。餐厅自己没法做好的东西,就去采购,咖啡有什么必要例外呢?

最优秀的餐厅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自己没法比胶囊做得更好。

做出一杯好的特浓咖啡很困难,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问题。就算你买的是最好的咖啡豆,一旦打开袋子,就开始氧化变陈了。磨成粉之后,这个过程来得更快。雀巢胶囊咖啡真正实现的,是系统性地消除了咖啡制作过程中所有可能产生问题的环节。

举例来说,传统意式特浓咖啡的米黄咖啡脂只能持续两分钟,胶囊咖啡却能持续 15 分钟,如果你喜欢冷咖啡的话,这简直太棒了。

跨国公司确实找到了办法,让机器能做出跟优秀咖啡师做得一样好甚至更好的咖啡。这粉碎了一种错觉:匠人手工制作的产品,总是比机器大规模量产的产品更优秀。

本文由作者 贝小戎 授权罗辑思维发布,文章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罗胖曰:
我有一个同学,从小在农村长大。
他告诉我——
每一个农村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非常痛苦的城市化过程。
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也不是土不土的问题。
而是能否从心底里信任陌生人——

  1. 在空间中,相信陌生人之间可以构建善意的合作。
  2. 在时间中,相信自己的价值可以得到陌生人认可。

“产父”太高龄,孩子易畸形

我们都知道,女性年龄越大,生孩子的畸形风险就越高。但最近,《环球科学》杂志一篇文章说,以前大家不太重视的男性年龄大小,其实也很重要,男性年龄越大,小孩的畸形风险就越高。

研究人员发现,如果新生儿的父亲是40岁以上,那孩子患自闭症的几率会比正常高出6倍。同时,小孩有兔唇、脑积水、侏儒症,甚至精神分裂的几率都大大提高。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精子中的基因突变在搞鬼。精子来源于精原细胞的分裂,男人年龄越大,精子经历过的细胞分裂次数就越多,而分裂次数越多,基因出错的概率就越高,畸形的风险也越大。而和男性相比,女性出生时卵巢里就已经带着几百万个卵细胞了,卵子不用经历太多次细胞分裂,所以基因突变的可能性就小得多。

所以,这里提醒一下男性朋友,孩子还是早点要比较好。

本文源自:“老来子”更易得精神病?

新研究丨一孕真的傻三年?

这条音频给大家介绍两项生理学方面的新研究。一项说的是怀孕会改变妇女的大脑;另一项说的是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会刺激人的食欲,使人摄入更多高热量的食物。

我们先说第一项研究,俗话说“一孕傻三年”,这是真的吗?最近,《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怀孕确实会改变孕妇的大脑。

首先,研究人员选了25名正在进行第一胎备孕的妇女,给她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然后,再给成功怀孕的妇女,在她们分娩两个月之后再做一次大脑扫描,结果发现,仅仅通过扫描的结果就能判断出哪些妇女怀过孕,哪些妇女没有。因为分娩过后,这些妇女大脑的某些区域灰质明显减少了,而且两年之后,这种区别依然很明显。

大脑的灰质减少意味着什么呢?这份研究的共同作者认为,这对分娩后的妇女来说是某种程度上的大脑成熟。实际上,普通人在青春期的时候大脑灰质也会减少,目的是帮助于人们的认知和情感朝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

那么对于孕妇而言,大脑灰质减少具体有什么效果呢?进一步的实验表明,怀孕可能以一个非常特别的方式塑造了母亲的大脑,让女性对无助的婴儿更敏感。研究发现,怀孕的妇女大脑灰质缩小最多的区域在额叶和颞叶皮质以及中线部分,这些部分主管的是对他人的心理预测,所以这种选择性的收缩可能表明,这部分脑区变得更加专业化了,增强了她们与孩子之间的连接,从而使新母亲能更好地照顾一个婴儿。

然而,这一变化是怀孕这一生理过程造成的,还是身份变化造成的呢?该研究发现,那些刚升级成为爸爸的男性大脑并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所以,这个结果很可能还是怀孕造成的生理结果。至于具体是怎么发生的,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母亲怀孕时产生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进入大脑导致的,不过要证实这个推测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再来看第二项研究。最近,《美国科学院院报》刊登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自身的社会经济地位很低时,他们的食欲会被刺激起来,从而摄入更多高能量的食物。

在得出这个结论之前,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的测试。在测试开始前,被试者都会被要求想像不同社会阶层和经济地位的人,然后将自己的经济地位与想象中极端贫穷或者富有的人进行比较,同时,研究者们还会不断暗示他们跟这些虚拟的人物经济差距有多么大,这一系列的比较就是为了让被试者进入自卑或者自信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的一系列测试都是与吃相关的。首先,被试者要填一项关于自助餐的偏好调查,选择自己最想吃的食物类型,然后,他们还要描述对不同能量的食物的喜爱程度。做完两项调查之后,一部分没有吃饭的人会被安排一起看电视,同时提供给他们零食,让他们能够边看电视边下意识地吃零食。还有一部分人会被送去吃自助餐。

测试结果发现,那些最初设想自己经济地位较低的被试者,在各项调查中都表现出了对高热量食物的偏好,并且想要吃更多的食物。而实际的测试中,他们也的确摄入了更多的零食,在自助餐中选择的高脂肪食物也更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一种人类的自适应过程:因为经济地位低的人很可能没有可靠的食物来源,所以他们就会摄入更多的高脂肪食物,为接下来的生存做储备。

怀孕会改变妇女的大脑,较低的社会经济地位会使人摄入更多高热量的食物。以上就是这两项研究的主要内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NatureNeuroscience: Pregnancy leads to long-lasting changes in human brain structure
Proceedings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 Mere experience of low subjectivesocioeconomic status stimulates appetite and food intake
稿:李程远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学者

寄生虫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生育力

说到寄生虫,大家都知道它不是个好东西,咱从小就吃驱虫药嘛,但《科学》杂志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寄生虫不见得都是不好的,有的寄生虫居然可以提高我们的生育能力。

举个例子,在亚马逊丛林生活着一个原始部落,这个部落大概有五分之一的妇女感染了蛔虫,而这些感染蛔虫的妇女,要比那些正常的妇女一辈子多生两个孩子。科学家研究发现,蛔虫感染可以缩短妇女两次生育之间的时间,还能让妇女生第一胎的年龄提早。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和我们的免疫系统有关。

对免疫系统来说,蛔虫和怀上的小孩都属于外来的东西,免疫系统越容易接受外来入侵者,妇女就越容易怀上小孩。蛔虫恰恰就起到了调节免疫系统的作用,正是因为妇女感染了蛔虫,慢慢适应了外来入侵者,所以更容易怀孕了。

所以你看,寄生虫也不见得都起坏作用,我们说不定可以想个办法来治疗不孕不育呢。当然不是直接用寄生虫,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这个道理调整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样就能增加怀孕的几率了。

本文源自:Science惊人发现,寄生虫可帮助提高生育力

心理创伤可以在基因层面遗传

我们过去总认为遗传都是DNA中基因的事儿,除非突变,其他情况下基因很难发生改变。但是最近,环球科学里的文章说,父母的生活环境和经历可能会从基因层面对下一代产生影响。

比如,研究人员在给小白鼠闻樱花味道的同时电击它们,结果这些白鼠一闻到樱花味就会发抖,有意思的是,这些小白鼠的后代,居然闻到樱花味也会发抖。但正常小白鼠的后代,并不会害怕樱花的味道。

那么人在传递基因的时候会不会也有这种情况呢?

纽约一只研究团队发现,在二战中受过严重迫害的犹太人的孩子,更有可能得应激性精神障碍,这一般是受到创伤后才会有,而这些孩子没受过精神创伤啊。这个研究认为,可能是创伤影响了父母的某种激素,而激素影响到下一代基因。比如这些受严重迫害的犹太人,他们的后代的基因都有相同的遗传学标记,而没受迫害的犹太人子女,就没有这种标记。再比如,他们发现,二战中大饥荒的时候怀孕的荷兰女人,生的孩子得精神分裂的几率就比较高。

所以你看,父母的经历可能会通过基因影响孩子,这项研究成果如果被证实,可能会颠覆我们对演化理论的认识。

本文源自::大屠杀幸存者可能将创伤传递至后代的基因

你胖是因为你晚生了30年

人的胖瘦程度和饮食、运动有关,但你有没有想过,你胖还有可能是因为你生得太晚。最近,美国一家期刊发布了一项研究,说我们比父辈们更容易发胖。

这项研究对比了现在和30年前美国居民的健康数据,发现吃进去同样多的热量、进行相同强度的体育锻炼,现在的人会比30年前的人重10%,也就是说,我们想和父辈们一样瘦,就得额外增加很多锻炼。

为什么会这样?有三个原因。

第一,杀虫剂、食品包装袋用得越来越多,里面的化学物质,会影响荷尔蒙分泌,让我们增加体重。
第二,过去的30年,处方药使用量增加得特别快,很多药都有增肥作用。
第三,现在的牛羊猪在饲养过程中喂了大量激素和药物,这些肉会不断改变我们的肠道菌群,也让人更容易发胖。

所以,下次妈妈再让你减肥,你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我胖不是因为懒,而是因为生的晚,多好的借口。

本文源自: 相比二十年前,现代人更容易发胖

新研究:孤独比肥胖更影响健康

肥胖对健康会有不好的影响,但美国学者分析了众多研究后发现,孤独对健康的负面影响可能比肥胖更严重。英国《每日电讯报》8月6日的一篇文章说,美国学者分析了216项研究,这些研究总共涉及400万人,研究的主题是脱离社会以及孤独感对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和那些社交状况良好的人相比,孤独者早亡的可能性增加了50%。相比之下,因肥胖导致人们在70岁之前死亡的概率为30%。

本次研究的主要作者、犹他州杨伯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朱莉安娜·霍尔特·朗斯达博士表示,关于退休,人们不仅要做好经济方面的准备,还有做好社交层面的准备,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都是从工作中获取陪伴的。

和他人的社会交往是人类的一种基本需求,有意义的社会关系对于人类的幸福至关重要。朱莉安娜说:“举个极端的例子,婴儿如果缺少人际交流,他们就没办法健康成长,甚至容易因此死亡。脱离社会或是单独监禁都是惩罚的手段。”

此外,我们通常把孤独和老年人联系在一起,但是有一项研究发现,18岁至34岁的人可能比5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研究人员表示,应该重视校园内对儿童社交能力的训练,同时应鼓励医生将社交情况纳入医疗检查范围。市政服务机构应当确保有足够的社交空间,方便人们聚集在一起彼此沟通。

健康:我们每天都要运动吗

经常运动对身体当然有好处,但是坚持运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们每天都要运动吗?得到订阅专栏“马徐骏·世界名刊速读”介绍了7月24日《时代周刊》的一篇文献综述,标题是《关于每天都要运动的真相》。

首先说一下运动的频率,也就是我们需不需要每天都做运动。文章引用了在欧洲做的一个超过63000人的超大型调查。这项调查发现,人们不用每天都做运动。研究表明,如果每周累积能做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就很好了。而这150分钟的运动是一天做、两天做还是每天做,效果差别并不大。

其次是运动的场所。文章说,从短期来看,运动最大的目的就是让你每天有足够的活力和精力,去处理工作和生活上的事情。所以我们的目光不应该只是盯着健身房,而要关注两个你待的时间最长的场所——公司和家。

在公司运动,是为了保证下午的状态。《职业卫生心理学》期刊的一篇文献指出,在公司吃完午饭后来一次15分钟的散步,就能让人有效地恢复状态,下午工作时注意力更集中,不那么容易累。除了恢复状态,运动对调节心情也有帮助。《应用心理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白天运动达到一定量,回家后心情也会更好。拿散步来说,科学家得出了一个精准的数据,走到10500步,愉悦心情的效果最好。

说完了在公司的运动,再说一下回家的运动。晚上在家里运动的目的,是让身体上的疲劳得到缓解,经过晚上的休息,第二天有一个好状态。所以,晚上在家里要做能够缓解压力的运动。这里推荐的运动是瑜伽,同样也是做15分钟就好。

《免疫学前沿》期刊发表的研究显示,压力会导致健康状态的下降、心情的抑郁,相对应的基因也会产生变化。而瑜伽,可以逆转这种变化。因为我们身体内的基因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既有对身体有害的活动,也可以人为建立起有益的基因活动。如果每天都刻意培养健康的习惯,就可以创造一种健康的基因活动模式,让身体进入正向循环

新研究丨经济水平与身心健康

这条音频的内容是,家庭经济状况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什么影响。

前不久,“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运营的公众号“科研圈”,综述了近期国外的一些权威科学报道,讨论了家庭经济状况对人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发表在今年1月份《美国公共健康杂志》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得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结论:在美国,富人比穷人多活九年半。研究人员没有收集新数据,而是对美国官方发布的预期寿命数据进行了分析。他们是这么做的,把美国各个州打散为3141个县,再把这些县按照平均家庭收入中值的高低重新归类,得到家庭收入从高到低的50个“假想州”。对这些重新组合的州的寿命分析显示,收入越高的假想州,人的寿命越长,其中最有钱的假想州的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比最穷的假想州多出了大约9年半。这个结果或许不难理解,经济条件和生活习惯有很密切的关系,更是直接决定了医疗条件的高低。比如说,根据2015年的调查结果,美国最富人口用于锻炼和健身的时间,是最穷人口的两倍。

那我们该怎么办?努力赚钱吗?但是有些研究表明,就算一个穷人家的孩子摆脱了贫困,赚到了钱,他可能也很难摆脱贫穷对身心的影响。

比如,新西兰进行过一项涉及1000名儿童的长期研究,研究者在研究对象26岁的时候,检测了他们的身体状况,发现不管这些人在26岁的时候经济水平是什么样的,他们的血液循环系统的健康程度、药物成瘾的状态、牙周健康情况等,都和小时候的经济环境直接相关。

有关小时候的家庭经济状况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有这么两个假说。一种假说认为,人在小时候很多器官都处在发育期,如果这时候营养跟不上,可能会对某些器官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还有一种假说认为,生活在不同经济水平家庭的小孩,得了感冒这样的小病的时候,他们从得病到恢复健康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但是,贫困家庭的小孩患上这些小病的频率,显著高于那些中高收入家庭的儿童。所以这个假说认为,反复经历这样的小病,会对儿童的身体产生损耗,从而影响成年后的身体状况。

甚至还有研究表明,生长在贫困家庭,对成年后的心理健康也会有很多不好的影响。2016年12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康奈尔大学一项为期15年的研究,研究认为,童年时期所处的家庭经济水平,至少会对下面4个方面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

首先,穷人家孩子成人后的短期记忆能力较差。
其次,穷人家孩子长大后的“无助水平”更高。

和生长于富人家庭的个体相比,穷人家的孩子能够持续思考问题的时间更短,他们会更快地感觉自己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并选择放弃。

再次,穷人家孩子成人后出现外向型精神症状的可能性更高。
最后,穷人家孩子成人后的压力适应负荷更重。

压力适应负荷衡量的是精神压力对人的身心状态所产生的慢性影响,它可以通过对血压和一系列激素的动态变化水平测量得到。如果压力适应负荷更严重,人衰老的速度会更快。

研究人员同时分析了这些心理健康指标与性别、辍学、单亲、职业等状况的相关度,发现除内向型精神症状和压力适应负荷与性别相关之外,这些心理健康指标均只与幼年时期的家庭经济水平相关。

那如果经济条件暂时不太容易改善,父母要怎么做呢?文章说,父母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长环境:

一是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让子女生活在尽可能干净无毒的环境中;
二是无论多忙多累,也不忘记给子女多一点的陪伴
三是关注子女的社会关系,让他们尽可能交到朋友,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以上观点,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公众号“科研圈”(长在穷人家:寿命更短,性格更糟)

我们用科学的角度来说说如何“养胃”。

  1. 比如少吃盐,这就是重要的一条,可能很多人听说少吃盐是防止高血压,确实有这个作用。但盐的坏处不止于此。高盐分的饮食对胃粘膜有损伤,有统计,日本沿海的城市,还有山东的一部分沿海城市,只要是饮食习惯是特别口重的,那里的胃癌发病率都很高。

  2. 另外一个是少吃腌制食物,这些对胃癌贡献率也挺高的。

  3. 还有就是不要喝酒,酒精对胃粘膜的刺激,也会更容易导致胃壁的粘液分泌出问题,胃酸就容易直接接触胃粘膜,这个很快就能腐蚀穿,然后就接触到胃部的肌肉了,胃酸消化肌肉是很轻松的,马上就是一个胃溃疡点,一般从这时候开始你就开始疼得受不了了。

  4. 再有就是如果有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明显症状,那还是建议杀灭。

这4条是真正的“养胃”。咱们的养生文化里,其实有些甚至算不上文化,相当多都是最近30年保健品商琢磨出来的。

比如养胃、排毒、提高免疫力、清宿便、亚健康,等等等等,都属于乌七八糟的骗子类养生噱头,不论是什么机构,它的产品说明里只要出现了这些词,基本上具体内容都不用挨个查,99%是虚假宣传,过度营销。

收藏清单|气温骤变,给你和家人一份感冒预防指南


2017-10-21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天气忽冷忽热,又到了感冒高发期。患上感冒,身体难受不说,还影响家人、耽误工作。人为啥会感冒?要如何预防?怎么治疗?

著名科普作者卓克的这篇清单,推荐阅读收藏。

  1. 感冒分为两种: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所有的感冒,都是病毒在鼻粘膜上繁殖引起的,只是病毒的种类不同: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则是因为其他上百种病毒。

  2. 降温和感冒没有什么关系。绝大部分普通感冒是抠鼻子、揉眼睛等不良习惯导致的,而和“着凉了”“冻着了”无关。入秋后感冒频发,是因为空气干燥,且风大,便于病毒的传播。

  3. 造成头疼、流鼻涕这些感冒症状的,不是病毒,而是我们自己——这是免疫系统抵御病毒的措施。比如,流鼻涕,方便把病毒排出体外;升高体温,可以减弱病毒繁殖。因此,抵抗力强的人,免疫系统对病毒抵抗更强烈,病症也会更严重。

  4. 我们常说“吃药治疗感冒”,其实不对。恰恰相反,感冒药会削弱人体免疫系统消灭病毒的能力。对普通感冒,不吃药7天左右自愈,吃了药可能要9天。为啥要吃药呢?让人不那么难受而已。

  5. 预防感冒的首要措施,就是勤洗手。双手常接触的用具,比如门把手、水龙头、鼠标、手机屏幕,上面基本都附有感冒病毒。认真洗手,就能极大降低患感冒的概率。

  6. 不要乱摸眼睛和鼻子,少给病毒接触鼻黏膜的机会。

  7. 戴口罩是预防感冒的好选择,特别是身边有人感冒的时候。感冒病人打喷嚏会喷出带有病毒的飞沫,口罩能进行有效阻挡。

  8. “抗生素可以治疗和预防感冒”?不可能。抗生素是针对细菌的结构设计的,对病毒完全无效。板蓝根等中成药,也做不到。

  9. 普通感冒如果不感觉太难受,就不需服药。多休息多喝水,几天后就好了。但是,2岁以下的幼儿、患有哮喘的儿童、心肺功能弱的老人,感冒易引起并发症,最好及早治疗。

  10. 预防普通感冒的方法,同样适用于预防流感。但对流感,最有效的是接种疫苗。不过每年流感种类都不一样,疫苗只能靠预测,无法做到精准预防。所以即使接种,也不代表就不会患流感。流感疫苗更无法预防普通感冒。

  11. 对于感冒,请记住一条:任何预防和治疗药物,都比不上平时良好的生活习惯。

  12. 气温骤变,别忘了关怀家人的健康——推荐订阅我的专栏《科学思维课》。

关于免疫力,所有人都该知道的13个真相

2018-01-28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最近流感频发,不少人患病。总有人问:要如何提高免疫力?怎么能让自己少生病呢?

「得到」专栏作者卓克的这篇清单,为你破解免疫力的方方面面,助你有效抵御各种疾病,健健康康过大年。

  1. 免疫力作为身体的防御机制,并非越强越好。适当的免疫力,能有效抵御细菌、病毒的入侵。但如果免疫力过强,会使人非常痛苦。例如过敏哮喘、红斑狼疮,都是因为免疫力过强,“防卫过当”导致的。

  2. 记住一点:能调高或者降低免疫功能的,只有医生和特定药物。成年人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身体的免疫系统正常运作,发挥作用。宣传“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品,大多是商家诱导消费的手段。

  3. 想要提高免疫力,在新生儿分娩时,尽量采用顺产,而不是剖宫产。顺产时产道内的大量微生物,不仅不会使婴儿患病,更会帮助他们完成免疫系统最初的训练。而剖宫产的婴儿,还没有进行免疫系统的训练就已经和病房床单上的菌群接触,更容易生病。

  4. 要保证孩子的免疫力,就要做到:儿童时期尽量少用抗生素,年龄越小越要避免。

  5. 孩子在10岁前,避免过度清洁。和大自然中的草坪、土壤、溪水多接触,能丰富体内菌群的多样性,免疫系统就有足够多的训练机会。很多孩子太娇惯,反而容易患各种过敏症,就是这个道理。

  6. 避免过分清洁,不是怂恿孩子不讲卫生。平时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养宠物,以及玩雪、玩泥巴,多样性的环境可以训练孩子的免疫系统,对孩子健康有益。但流感爆发时要少出门,避免交叉感染。

  7. 成年人的免疫系统已经建立,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减少感染的风险——少用脏东西触碰身体黏膜,包括眼睛、鼻孔、嘴、肛门、生殖器、皮肤等,保持平时勤洗手的好习惯,这样就能减少生病次数。

  8. 使免疫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首要条件是:保障足够的睡眠。基因差异导致睡眠时间因人而异,但如果睡醒后,经常感到头疼、眼肿、起不来,那就是休息不足,要增加睡眠时间。

  9. 很多人觉得口腔溃疡是因为缺乏维生素B2,其实不全是。缺乏维生素B2导致的口腔溃疡,远没有免疫系统问题导致的多。所以,如果你经常口腔溃疡,补充维生素也没有改观,不妨看看是不是睡眠不足导致的。

  10. 合理的运动,会让身体各器官都接受压力测试,随时处于备战的状态,能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

  11. 在饮食上,对大部分人而言,需要做到:食材种类丰富多样、避免直接吃糖、饭量小一点、多吃蔬菜水果。

  12. 正值流感高发期,这里提醒一句:不要轻信“得一次流感,锻炼下免疫系统更好”的说法。流感是致病源,并非接触一次就能终身免疫,感染后还会再次感染。所以流感爆发时,少去人口密集的地方、出门戴上口罩,避免感染。更要少用抗生素。

  13. 保持免疫系统的正常工作,没有捷径,只能靠长期克制与积累

重阳节特辑|破解十大谣言,呵护你和家人的健康

2017-10-28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今天是重阳节,也是世界男性健康日。在这个日子,我们有必要关心下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著名科普作者卓克的这篇清单,破除生活中十大健康谣言,强烈建议分享给家人朋友。

  1. 自然界存在特殊营养价值的食物?

所有食物中的营养,都只分为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

不同食材的区别,在于这5类物质比例上的差异。自然界中,不存在任何有特殊营养价值的食物。

  1. 红皮鸡蛋更营养?

鸡蛋壳的颜色,是由鸡的基因决定的,在营养价值上没有区别。事实上,不管是红皮鸡蛋、蛋黄更黄的鸡蛋,还是“土鸡蛋” “柴鸡蛋”,除了价格不同,其营养价值没什么差别。

提醒一句:鸡蛋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蛋白质来源。

  1. 多吃蜂蜜对身体好?

蜂蜜中糖的含量达到70%-80%,水占比20%左右,维生素、微量元素总共约占1%,缺乏其他主要营养成分,因此并不算好的营养品。而且蜂蜜含糖量太高,摄入过多会对身体产生不小的危害。

价格昂贵的蜂蜜和普通蜂蜜,也只有产地、风味等方面的区别,营养价值基本都一样。

  1. 喝可乐会腐蚀牙齿?

腐蚀牙齿倒是次要的,可乐的主要危害是它含有的“糖”。一瓶500毫升的可乐,含糖约53克,比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每天摄入糖类上限的两倍还多。很多人年纪轻轻就得糖尿病、高血压,很可能和摄入过多的糖有关。

其他的饮料,像冰糖雪梨、芬达、鲜橙多……,含糖量也都不低,建议少喝为好。

  1. 红糖可以补血、益气?

补血需要铁元素,但红糖含铁量非常低,同重量的鸡蛋含铁量是红糖的20倍。所以,红糖并没有补血的功能。至于“益气、促进产后发育……”等功效,也没有科学根据。

如果要补铁的话,鸡蛋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1. 味精和鸡精会致癌?

“味精遇高温会释放致癌物质”的谣言,流传很多年了。但对于味精和鸡精,科学结论是“长期食用安全”。之所以建议不要在爆炒时加入,是为了保证鲜味,与致癌无关。

吃味精、鸡精最应该注意的是它含的钠,吃多了会使血压升高。另外,痛风病人最好不要吃鸡精——鸡精里含有的核苷酸,经过消化系统后产生尿酸,会加重病情。

  1. 燕窝非常有营养?

燕窝的蛋白质含量达50%,看似很高,但它不包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不是优质蛋白。而且炖煮泡发后,1克燕窝变成10克,蛋白质含量瞬间被稀释到5%,快接近牛奶了。

市面上的燕窝都很贵,但它的营养价值,其实还不如鸡蛋和豆腐

  1. 保健品对身体很好,理所当然贵?

像燕窝这样的保健品和营养品,还可以延伸很多。除了价格是普通食材的成百上千倍,不仅没有特别的益处,而且害了很多动物的命。

事实上,凡是宣传保健品中含有某些微量成分,具有超凡的保健功能的,都可直接忽视。

  1. 螺旋藻具有神奇功效?

螺旋藻的蛋白质含量确实很高,但人体每天需要大量蛋白质,单纯靠吃几片螺旋藻完全起不到作用。而且螺旋藻能提供的营养,普通鸡胸肉也都能提供。多花上百倍的钱,太不划算。

对螺旋藻功效的其它宣传,诸如改善糖尿病、贫血、肝脏疾病,抗癌、防过敏、减肥……也都被证明没有证据或完全无效。

  1. 为了营养均衡,必须吃各种营养品?

事实上,任何食物的营养,都很难比得上鸡蛋+蔬菜沙拉+面包。对于常人来说,按照《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多种食物科学搭配,就能获得全面的营养。

行动清单|被辐射吓到?这里有一份科学防辐射指南


2017-08-26 「得到」 罗辑思维
引言

怀了孕就别用电脑,手机不能放在枕头边,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这些到底是不是真的?

科学达人卓克帮你揭开“辐射”的老底。

  1. 辐射是个中性词,本身并没有好坏。它是一种传播方式,热、能量、光、微粒,都能用这种方式传播。例如,你现在就在向周围人辐射你的热量,也在接受周围人体温的热辐射。

  2. 在辐射中,像核辐射和宇宙射线,属于电离辐射,确实比较危险。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基本接触不到。

  3. 我们平时接触得比较多的,像手机、电脑、WiFi的辐射,都是电磁辐射,它们就安全得多,只有频率很高的电磁波才会对人体有害。比如,过量的紫外光会导致皮肤癌。

  4. 长期被辐射污名化冤枉了的几个“倒霉蛋”:手机、路由器、微波炉、电磁炉、安检……事实上,只要是符合安全规定的产品,都没有证据表明它们致癌或者有害健康。

  5. 除了上面的几种电器,其他大部分家用电器使用的是“集总电路”,目标就是防止能量泄露,释放的辐射剂量更小。

  6. 即便是医学影像中辐射最高的骨盆CT,辐射量也还不到危害额度的1/4。所以虽然医疗拍摄是“能不拍就不拍”,但若真有需要,也不用为此担心。

  7. 密封好的食物,无论怎么辐射,不管是手机辐射,还是核辐射,都不会让它发生癌变,更不用担心吃了会致癌。 另外,用微波炉加热不会使食物有害,可以放心食用。

  8. 防辐射服实际上没什么用处。与其花好几百块钱买它,倒不如买个质量好点儿的防晒霜。

  9. 全身扫描的癌症筛查只适合癌症患者做。而对于健康人来说,筛查的单次辐射剂量很高,属于过度医疗。

  10. 像我们平时易于接触到的辐射,能量释放完就没有了,并不会在体内残留和积累。除非是误食或吸入放射性同位素,否则宣传“辐射在人体积累”的都是谣言。

  11. 最后说个小概率事件,如果你真遇到了核泄漏,给你两个建议:一是关闭门窗、留在室内,物理遮挡是有效的;二是勤洗澡洗脸,洗浴能清理掉放射性微粒。

视力、听力减退可能影响认知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视力和听力可能会下降。越来越多的研究把视力、听力等感官功能的受损和认知能力的下降联系到一起。《眼科学纪要》(JAMA Ophthalmology)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视力不良和认知能力差存在关系。这项研究调研了3000名美国老年人,以及3万名联邦医疗保险的受益者。在两份样本中,都用不同的方法对记忆力、方向感等认知能力进行了衡量。结果表明,视力受损和大脑功能受损之间是有关联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眼科专家苏珊·珀欣(Suzann Pershing)说:“尽管这种关联还不能证明视力下降导致认知能力下降,但至少解释了,人们和外部世界的互动越少,受到的认知刺激越少,认知功能下降的可能性越大。

约翰斯·霍普金斯老龄与健康研究中心的弗兰克·R·林博士(Frank R. Lin),曾经主持了一项针对将近两千名老年人研究,结果发现,在实验之初就有听力损伤的人,在六年内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几率比听力正常的同龄人高24%。

林博士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下面三种解释。

首先,听力不好可能会造成“认知负荷”,当你听不清楚时,大脑接收的是错乱的信号,迫使它更努力地工作,试图弄清那条信息的意思。

其次,可能是那些听不清的人往往更孤僻,这样会导致认知刺激减少,认知能力受损。

第三种解释和大脑的结构有关。听力损伤会导致大脑萎缩速度加快,主要是大脑的听力部分,而这个部分也跟记忆、学习和思考等功能有关。多项研究表明,听力损伤加重后,听觉皮质会萎缩,这可能会降低大脑完成听力之外的其他任务的能力。

所以科学家建议,人们可以定期进行视力和听力的检查,这样不仅能及早发现问题,还可以提高生活质量。

新研究:站着工作大脑反应更快

由于久坐对健康不利,所以越来越多人开始站着工作。美国《心理科学》杂志(Psychological Science)9月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站着工作或许能让我们的大脑更快地思考问题。

研究人员找来了两组人,一组坐着,一组站着。然后通过一种测试方法,来测量他们的注意力和大脑的运行速度。具体方法是,给出一些描述颜色的词语,这些词本身也是有颜色的,参加实验的人要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字本身。随后,研究人员对比了两组人大脑处理问题的时间,结果站着的人的反应速度比坐着的人快一些,虽然数据相差不大,但考虑到我们的大脑一天要处理很多东西,微小的差距就可能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坐着工作的人不习惯站着,不仅是因为站着需要更多的体力,更因为大脑需要管理更多的事情,比如平衡身体,控制轻微的肌肉萎缩,等等。这些持续的、可控的、微小的事情,会给人带来压力。此前有研究表明,适度的压力可以让人表现得更好。这项最新研究也说明了,一点点额外的压力会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大脑思考得更快,反应更加迅速,这时候人更容易专注于手头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站着的工作的好处还在讨论之中,也有研究显示一直站着工作对身体不好。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经常改变一下工作的姿势,而不是一成不变地使用一种姿势工作。

“少吃多餐”真的会瘦吗?

姑娘们总是说,每顿饭少吃点、一天多吃几顿,这样既不容易饿,又保持身材。问题是,“少吃多餐”真的科学吗?最近,哈佛医学院的一个博士后发表研究说,同样多的食物,少吃多餐并不会更健康,相反,集中饮食才更健康。

他们把老鼠分成两组,喂的食物量完全一样,注意,喂的食物量完全一样啊,但开饭时间不同,一组是24小时想吃就吃,另一组是每天只集中喂一次。一段时间后,想吃就吃的老鼠更胖,得病更多。只喂一次的老鼠身材更苗条,得病更少。研究人员认为,想吃就吃的老鼠成天毫无压力,而只喂一次的老鼠每天处在饥饿和等待中,它们神经系统的活跃程度不同,进而影响了身体代谢。

这个结论在人身上是不是成立呢?大家都知道,穆斯林每年有斋月,斋月里白天不能吃饭,只能晚上吃一顿。科学家找了三十多个穆斯林志愿者,记录了他们斋月前后的生理指标。结果发现,志愿者们斋月里只吃一顿,吃进去的热量比一日三餐的时候多了,但体重、血脂却全部明显降低。

你看,少吃多餐未必更健康,因为饥饿感其实可以促进身体代谢,所以集中吃、同时少吃一点,也许是更加科学的方法。

本文源自:少食多餐靠谱吗?科学怎么说

早上起不来?要怪就怪基因

生活中,有人早睡早起,有人晚上“夜猫子”、白天赖床。我们一般会觉得早起的人有自制力,赖床的夜猫子意志薄弱。但是LinkedIn中国的公号推的一篇文章却认为,早起晚起其实和自制力没啥关系,是基因遗传、生理构造方面的不同,造就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作息。

啥意思呢?我们先看遗传,研究者发现,哺乳动物体内有很多基因和“早起”、“晚睡”有关。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夜猫子,这个习惯很可能来自于你的夜猫子祖先。这不难理解,从进化论来看,咱祖先有不同的作息是有利于整个群体的,因为一部分人睡着的时候,总要有人站岗放哨,以防万一。

再看生理构造。早起的人大脑里能分泌更多让人快乐的荷尔蒙,所以早起的人往往更积极向上。商业精英就多是早起的人。夜猫子体内的压力激素水平更高,所以夜猫子们更倾向于冒险的举动,有更强的感知力和创作力。艺术家像猫王、科学家像达尔文,都是夜猫子。

所以,一个人是早睡早起还是夜猫子,很多时候已经由基因和生理构造决定了,和懒散啊,自制力弱啊,就没啥关系。你起不来就赖基因吧。

本文源自:早起族并非更精英,你起不来的原因可能在于基因

新研究:人类能阻止衰老吗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都想知道,人类能不能找到永远不衰老的办法?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认为,人类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从逻辑上、理论上和数学上都没有办法”。新华社编译了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

报告说,从细胞层面看,人衰老时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方面,多数细胞形成速度变慢,开始丧失它们的功能。比如,我们的白头发,就是因为头发细胞停止生成色素而变白的。另一方面,一些细胞生长速度加快,可能会形成癌细胞。当人衰老到一定程度,很多人身体里面都会出现癌细胞,不过不会表现出患癌症状。

研究人员表示,如果清除那些生长缓慢、丧失了功能的细胞,就会让癌细胞增殖;如果清除生长过快的细胞或让其减速,那么生长缓慢、功能丧失的细胞将在体内积聚。只能二选一,没办法同时进行。研究人员从数学上证明了,像人类这种多细胞生物,“衰老也许能够减缓,但却不可阻止”。

总之,衰老是所有人都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新认知丨数字生命替你尝试风险

这条音频说的是和生命科学以及人工智能有关的知识。

最近,著名生物科学家、华大基因前CEO、碳云智能创始人王俊,在混沌研习社举办的混沌Mini创业营上做了个分享,主题是“寻找碳基生命的硅基未来”,其实说的就是如何用人工智能,来改善人类生命的质量,很有价值。

先来看看,什么是碳基生命。这个碳,就是二氧化碳的碳,基就是基础的基。碳基生命,就是以碳元素为有机物质基础的生物。我们现在看见的地球生命,都是以碳元素为基础构建的,当然王俊在这里提到的碳基生命,其实就是指咱们人类自身。

那硅基呢,类比着理解,就是以硅元素做基础的程序。计算机CPU的核心材料是硅制的,所以计算机是硅基的,标题里的硅基,指的就是计算机,以及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

王俊认为,我们人类的生命就是一个已经写定的、可被预测的程序,就跟计算机的程序一样,而运用人工智能,也就是用硅基的程序,可以提升我们碳基生命的生命质量。

就这个判断,王俊提出了三个基本假设。

第一个假设是,生命可以被数字化。咱们前面说到,生命程序和计算机程序很相似,那二者有没有不同呢?也有。不同之处就在于,计算机是二进制的,只有0和1两种代码,但生命是四进制的,有ATCG四个代码,通过四个代码形成不同的组合,继而形成不同的物种和程序。

但这其实恰恰说明,和计算机一样,碳基生命也是可以数字化的。基因测序技术,就是把基因里的ATCG给读出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把生命数字化的过程。

第二个假设是,数字生命可以被人工智能化。第一个假设说,生命可以数字化,但数字化之后堆积起来的只是一堆数字。怎样看懂那堆数字呢?这就需要把数字化的生命简化。这也是硅基程序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这里的硅基程序,指的是现在大热的“人工智能”。也就是说,把生命数字化只是第一步,拿到数据后,要用“人工智能”把数据给用起来。

王俊认为,整个身体就是一个可预测的数据模型。也就是说,我自己现在此时此刻的状态,比如基因、肠道微生物、生活的环境、吃的东西等等,最终会产生什么结果,这些都可预测。如果我们把自己的身体数字化,再输入到人工智能系统里,不停地训练这个系统,那这个系统最后就会越来越像你。

人类在前行的过程中,有一样东西是不可以逆转的,那就是时间。时间无法倒退,所以一个人在当下这个时间里做的决策,也没办法返回过去更改,结论也就写定了。比如你今天吃的东西、做的运动,就决定了自己的身体、基因会做出什么反应,是让糖尿病风险高了一分、让肺癌风险高了一分,还是降低了这些风险?那既然人的决定不可逆转,就不妨先让人工智能去尝试。 如果有了数字化生命、有一个硅基的你,一切就不一样了,今天让他跑十公里,明天让他跑马拉松,后天让他断食,看看身体到底有什么反应。这就好像还有一个“硅基”的你生活在“平行宇宙”里面一样,在你行动之前,先替你尝试,在这个基础上给人类进行的医疗,才是真正的“精准医疗”。

最后一个假设是,数字生命可以被网络化。人的生命标识是最唯一的标识,粪便、唾沫、头发都是唯一的。有了唯一性,就可以把数字生命进行联网,而一旦联网,关于基因的一切,就可以精准定位。在今天,连骨髓移植都面临着找不到匹配对象的情况,但如果实现了网络化,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你生了病,可以在数字生命网络中找到能治愈你毛病的那个人。

在这个硅基世界里,婚恋和生育也会受到影响。我们现在相亲约会很费时间,数量也有限,一旦实现了联网,约会之前就可以先看看两人在数字生命上是否匹配,匹配了再约。再比如想生孩子,生育之前要是能先在数据库里扫一遍,那能避免掉很多基因带来的遗传性疾病。

以上是王俊演讲的主要内容,供您参考。

本文源自:王俊在混沌Mini创业营的分享实录

酒精到底对我们的大脑干了什么

为什么要喝酒?可能每个人给出原因都不一样。伦敦大学学院神经科学博士赵思家在一篇文章里说,大多人喝酒,其实和酒精对我们大脑的作用有关系。

第一点,很多人没事的时候喜欢喝一杯,是因为酒精会奖赏我们的大脑。我们知道,多巴胺会让人感觉到愉悦和兴奋,很多上瘾性疾病,都和多巴胺有关系。酒精能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浓度,让你喝了还想喝,根本停不下来。但长期喝酒会让大脑产生抵制机制。酒精量过大,大脑中负责检测多巴胺的接收器就会减少。这个接收器减少了之后,大脑对多巴胺的敏感度就降低了,这也是过量喝酒造成的一个长期影响。

第二点,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也会喝酒,一醉解千愁。但其实根据药理学知识,酒精能产生两种和压力有关的荷尔蒙,心情不好的时候喝酒,不是会越喝越愁吗?不过,虽然酒精能让人感到压力,但大脑对压力的反应往往会通过奖励系统产生多巴胺,反而使人感到愉悦。这其实有点儿像是以毒攻毒,通过给大脑一个负面的刺激,然后让大脑自己反击,从而让人感到愉悦。所以“借酒消愁”其实是有道理的。

第三点,喝酒能让人畅所欲言。有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喝下去几杯酒,就能降低大脑前额皮质抑制控制的能力。前额皮层在我们的社交过程中极为重要,我们做决策,管理自己,进行社交,都需要用到这个大脑区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有“酒精让自己管不住自己”的感觉。而且,有的人平时不怎么说话,只要喝上几杯,他就会变得很外向,更愿意进行社交,酒精甚至还会让人看起来更有魅力。

第四点,虽然睡前喝一杯酒,能帮助你快速睡眠。但有一个最新的研究,酒精达到一定量的时候,会减少快速眼动睡眠,而快速眼动睡眠对我们的睡眠质量极为重要,而且还会帮助我们进行记忆。所以,喝酒虽然能让我们快速地入眠,但也有可能让我们的睡眠质量下降,从而导致我们的记忆巩固效率下降。

第五点,我们都知道,酒精会让人对疼痛感到麻木,为什么酒精能减弱疼痛呢?因为我们疼痛的时候,首先是由痛觉感受器识别到疼痛的信号,然后通过谷氨酸这样的化学物质,把这个信号传到大脑。酒精可以抑制这种信号,这样我们的疼痛感就会减弱了。

第六点,生活在寒冷地区的人,冬天经常会喝上几杯驱寒。比如俄罗斯人喜欢喝伏特加就是为了驱寒。实际上,酒精给人带来的热量是很短暂的,这个短暂的暖意来自我们皮肤的温度。在喝酒的时候,皮肤附近的末梢血管会扩张,更多血流、更多热能会流向这些血管。喝酒之所以感觉温暖,就是因为皮肤温度比较高。但如果你周围很冷,这些热量很快就会通过皮肤传出去,反而会让你身体的温度降低。所以如果你需要短暂抵抗一下寒冷,喝点儿酒可能管用,但如果你要长时间对抗寒冷,还是少喝酒比较好。

听完以上六条,你现在应该知道了,人们之所以喝酒,其实和酒精对大脑的作用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源自:公众号“神经科学”(酒精,你到底对大脑干了什么!)

新研究:久坐可能会伤害心脏

我们都知道,连续几个小时坐着不动对身体不健康。一项新研究发现,久坐可能还会伤害到心脏。《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介绍了这项研究。

先给你介绍一个专业名词——肌钙蛋白,这是心肌细胞在受伤或死亡时产生的蛋白质,是心肌损伤坏死的标志物。在心脏病发作时,会突然释放大量肌钙蛋白进入血液。前不久,世界各地的心脏病学家开始研究肌钙蛋白,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就算没有心脏病发作时那么高,长期存在高肌钙蛋白水平,会对身体不好,这说明心肌内部出了问题,损害正在发生,而且在不断增加。

在《循环》杂志 (Circulation) 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收集了1700多名参与者的信息,包括他们血液样本中的肌钙蛋白,以及运动追踪器的数据,看看他们平时活动了多少。许多参与者都是久坐者,日常生活中每天会坐10个小时以上,有些参与者也会锻炼,他们锻炼的越多,平均坐着的时间就越短。

研究人员发现,平均坐10个小时以上的人,他们血液中的肌钙蛋白的水平要高于平均水平,即便这个数据远低于心脏病发作时的水平,研究者认为,这种水平足以构成“亚临床心脏损伤”,亚临床状态,一般是指疾病的早期阶段。研究人员还对照了其他可能影响肌钙蛋白水平的因素,比如年龄、性别、体重和心脏功能,但久坐和高肌钙蛋白之间的关联依然强烈。

文章说,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只能表明久坐与高肌钙蛋白有关联,并不能表明久坐会导致肌钙蛋白水平升高。不过,负责这项研究的心脏病专家、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教授詹姆斯·德莱莫斯博士(James de Lemos)认为,这种影响很可能是间接的,“久坐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和心脏脂肪堆积有关,这些都可能导致心脏细胞受损。”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